原油巨轮遭截,克宫“冷看”,俄会失算吗?

2025年10月1日,法国圣纳泽尔港口西侧海域,一艘载有约75万桶原油的超大型运输船,突遭法国海军拦截扣押。该轮原本自俄罗斯圣彼得堡附近启航,目的地为印度,却在抵达欧洲关键节点前,意外陷入风暴漩涡。这起事件最初由法新社报道,并迅速引发国际社会高度关注。

法国方面认定,这艘油轮隶属于俄罗斯“影子船队”。所谓“影子船队”,是俄方为规避欧美石油禁令而建立的隐秘体系——这类油轮频繁更换名称、挂旗和运营公司,有时还会关闭船舶自动识别系统,刻意隐藏行踪,无迹可寻。船只之间在公海秘密转运原油早已成为常规操作,目的就是规避审查,避免成为制裁目标。这次落入法国之手,无疑让该油轮身份暴露,难以恢复原先功能。

针对这一扣押事件,俄罗斯对此表现得极为冷淡。克里姆林宫的公开回复仅为“不了解”,既令人难以琢磨,又隐含策略性考量。若俄方直接承认船只归属,可能导致油轮和原油双双失去,同时让“影子船队”其他成员也面临风险。相比之下,俄方选择回避正面回应,既降低自身风险,也避免引发连锁反应。

在法国控制下,这批原油几乎确定会被没收,油轮归属权也很难收回。俄罗斯表面上没有正面争取,但对于损失的“账目”早已暗自记录。过去几个月,欧盟陆续冻结甚至动用俄方在欧资产以支持乌克兰,加剧了俄欧紧张。俄方也逐步出台政策,查封并出售西方企业在俄资产,意图以此反制欧美举措。今后若俄欧矛盾公开升级,类似的经济对抗势必变得更加激烈。

归根结底,这起扣押事件只是大国较量中的一个节点。俄罗斯不会轻易退让,法国同样不愿示弱。在国际博弈中,否认、回避、含糊其辞,往往要比正式的公开抗议更为有效。至于日后的清算与责任分明,将随着局势发展而逐步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