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媒体报道:俄拉平上将被解除职务;乌前总统呼吁攻占莫斯科

9月21日,俄罗斯《消息报》爆料称,拉平上将已经被俄军高层“本地免职”了。与此同时,乌克兰前总统尤先科则在镜头前狠话连连:“乌克兰得打到莫斯科。”这两件事看起来毫不相关,可在俄乌战场上却拼凑出一副更为复杂的局面。

一边是俄军指挥官突然被免职,另一边是乌克兰老政客的激烈叫嚣,这背后到底是谁在推动局势快速变化?又是谁在偷偷改写这场战事的节奏?

这个撤职可不是突然一蹴而就的决定,实际上早在今年8月,俄军北线的战局就显露出一些“走不下去了”的苗头。哈尔科夫那边迟迟难以撬开缺口,苏梅州一度收复又丢掉,甚至库尔斯克方向也遭遇反击。外界对他是否还能胜任“北方集群”司令的职务早就心存疑虑。

在2024年5月,普京再次启用了拉平,让他负责刚刚恢复成立的列宁格勒军区,这一动作被不少人认为是“给拉平最后的机会”。没想到,仅仅几个月过去,拉平不仅没能带来理想战果,反而让俄军在北线陷入了僵持状态。显然,普京对拉平的耐心已经耗尽了。

拉平被调走的时候,新任的尼基福罗夫上将也立马上岗啦。他之前负责“西部集群”,在卢甘斯克前线打了那么长时间,对乌东局势可是挺熟的。俄国防部特意让他出马,想借这个机会让北线的战局“出个头”,打破僵局。

尼基福罗夫一上任,他的任务就被清楚地划分成两块:一方面是在哈尔科夫和苏梅州不断扩大战果,另一方面则是要确保布良斯克、库尔斯克和别尔哥罗德三州的边境安全。就是说,他既是带头冲锋的指挥官,也得兼顾守住要地的重任。

可没想到,北线的战事比想象中的还要乱得多。红军城那边的战斗干了快半年了,乌克兰虽然多次喊自己夺回了主动权,可从俄军的动向来看,局势还没朝乌克兰想象的方向走。俄军第1、第110摩步旅又重新占领了红军城北郊,反倒让乌军陷进了包围圈里。

这会儿,俄军在新帕夫洛夫卡的一次突破操作,差点让红军城南部的防线变得岌岌可危。一旦红军城失守,俄军就能在乌克兰的一个大城市形成三面包围的局势,不光战术上意义重大,还代表着一种象征性的胜利。

乌克兰这会儿在战场上的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越发沉重。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前总统尤先科突然出来放出话来,说“乌克兰不能只把1991年的边界收回来,得直接去攻莫斯科”。

尤先科的话在乌克兰内部引起了很大的争议。有些人记得,他曾是乌克兰亲西方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在他当政时期,乌俄关系开始迅速恶化。如今他高调说“打到莫斯科”,更像是在给乌克兰那些强硬派打气、壮胆。

不过,现实比喊话可要刺眼得多。在库尔斯克那块,乌军损失挺大,光一场仗就折了七万精锐兵力,不但没占到便宜,反倒被逼退到苏梅州。再说哈尔科夫那块,攻防搞得死拖活拖,俄军虽然动作慢了点,但乌克兰也没啥反击得响亮办法。

在这种情况下,尤先科的说法显得特别突兀。俄罗斯把他的话当作“挑衅”来谴责,连一些欧洲盟友都觉得有点尴尬。法国、德国对于这么激烈的话语都保持了沉默,而波兰和波罗的海国家则借机批评乌克兰“策略不够明确”。

这回,泽连斯基违背以往立场,做出了一次大转变。在接受英国天空新闻采访时,他罕见地提到:“乌克兰已经准备好停火。”这一说法让很多人都觉得惊讶。过去两年多,他一直强调“收复所有领土”,而这次突然的表态,被外媒视为“关键转折点”。

泽连斯基这次提出停火,明显是在给美国传递信号,特别是对即将重新竞选总统的特朗普发出了提醒。之前,特朗普多次说过要用“72小时搞定战争”,而他选择主动“抛出这招”,大概是希望未来特朗普能在谈判中站乌方一边。

但是嘛,泽连斯基这次喊出的停火口号,并没有像预想的那样引来反应。克里姆林宫只是简单地回了一句:“尊重前线现实。”这话的意思挺清楚的,俄罗斯是愿意谈,但得在“冻结现状”的基础上,这对于乌克兰来说,简直难以接受。

乌克兰内部对停火这个事儿呀,反应其实挺复杂的。老百姓都盼着战事赶紧停下来,可军方和那些民族主义者就觉得这是“退让”,不够硬气。在社交平台上,讨论也闹得挺激烈,有人支持停火,也有人直言不讳地指责泽连斯基“出卖国家利益”。

就在泽连斯基呼吁停火的那一周,俄军副司令阿巴切夫差点被乌军无人机炸死,虽说没造成严重伤亡,但也反映出俄军在边境的防线还不够稳固。这事儿让克里姆林宫对和平的期待又多了一份失落。

拉平的落马,又一次证明了普京对战场上表现不佳的将领采取“零容忍”的态度。早在2022年,拉平因为在哈尔科夫的败绩就被免去了中央军区司令的职务,现在再被撤职,恐怕意味着他很快就会彻底退出俄军的指挥核心了。

眼下,俄罗斯内部正悄然进行一场军队“换血”。从2025年起,普京明显加快了年轻一代将领的提拔步伐,许多65后、70后的小将纷纷上位。曾经在车臣和叙利亚战场上崭露头角的老一辈将领,逐步退出了指挥舞台。

拉平的“二进二出”,就像是老一辈将领逐渐失宠的一个缩影。反观新上任的尼基福罗夫,他还在“战场上拼过”,指挥“西部集群”多次完成突破任务,因而得到了克里姆林宫的很大信任。

这次人事变动,其实也藏着俄乌战局发展的一些信号。普京想借换帅的机会,在北线搞个快刀斩乱麻,尤其是哈尔科夫、苏梅这两个重要地方。要是能取得这两块块蛋糕,俄罗斯在谈判桌上的话语权就会更大不少。

美媒特别提醒,泽连斯基的停火声明恐怕不能简单理解为真心想和解,更像是一种策略性休整。乌克兰现在压力山大:前线接连失利,国内经济也快崩盘了,国际援助还在逐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主动提议停火,其实也是在争取宝贵的时间进行调整。

而且,当泽连斯基放出停火的信号时,乌克兰还在和菲律宾讨论“自杀无人艇”的技术问题。这个武器曾在黑海战线对俄军造成了不小的打击,要是在南海也部署类似的装备,势必会对地区的安稳局势带来不小的冲击。

中国对此保持高度警惕,始终坚持中立的立场,呼吁俄乌双方通过谈判来解决分歧。不过,乌克兰方面一些“挑衅式”的动作,显然不利于局势的缓和。中国也多次强调,南海问题不能让外部势力随意干预。

如果菲律宾真的购买乌克兰的无人艇,那就算把自己绑上了大国角力的战车。乌克兰的教训还在眼前,菲律宾要不要变成“下一个乌克兰”,其实得自己好好想清楚。

现在俄乌的局势变得挺复杂,普京换了将领,泽连斯基又呼吁停火,尤先科还大声叫嚣反攻莫斯科。这些各种信号交织在一起,让战事的未来变得越发难猜,真是扑朔迷离呀。

要说吧,拉平的落马和尤先科那“狂言”其实现都不是孤立的事儿,而是俄乌背后那些权力斗争的映照。走到如今这状态,早就不单单是战场上的交锋了,更牵扯到政治、经济、军事,甚至国际格局的再调整。

未来的战事,不只是关系乌克兰的未来啊,还会对全世界的局势产生重大影响。这盘棋,还远没有走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