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春天,国民党将领张灵甫的夫人王玉玲,和她的姨父孙立人、姨妈张晶英结伴出游。这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下了三人的同框瞬间——他们亲密地靠在一起,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照片里的孙立人将军英姿勃发,而年仅24岁的王玉玲更是格外抢眼:精致的妆容、新潮的发型,配上出众的容貌和优雅的气质,活脱脱就是那个年代的名媛范。从他们亲密的肢体语言就能看出,这三人之间的关系绝对非同一般。
这张照片拍完没多久,在孙立人的鼎力相助下,王玉玲顺利拿到了赴美签证,随即前往纽约大学深造。1947年5月,张灵甫在孟良崮战役中阵亡,年仅47岁。当时王玉玲才19岁,刚生完子张道宇还不到两个月。
1948年,王玉玲拖家带口来到台湾,身边只有年幼的子和年迈的母亲。当时国民党节节败退,整个台湾岛乱成一锅粥。最要命的是,张灵甫战死后留下的那点抚恤金根本不够花,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王玉玲后来回忆那段日子时直摇头:"刚到台湾那会,每个月就发那么几斤米,连抚恤金的影子都见不着。"这话说得实在,道出了当年多少国民党遗属的辛酸。
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不为人知的故事?王玉玲和孙立人之间为何走得这么近?关键线索就藏在孙立人妻子张晶英和王玉玲家族的渊源里。要知道,王玉玲可不是普通人家的姑娘,她背后可是站着个响当当的大家族。
王玉玲1928年在湖南长沙出生,老家是安徽舒城。她家在当地可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光良田就有上千顷,那时候人们都管她家叫"王百万"。作为家里的独女,王玉玲从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疼爱。她父亲王树南可不简单,当年在保定军校第六期读书时,跟后来赫赫有名的顾祝同、叶挺、钱大钧都是同班同学。
王树南完成学业后,直接加入了湖南湘军。在部队服役期间,他结识了出身名门的罗希韫,两人最终喜结连理。值得一提的是,罗希韫的家族背景相当显赫——她的祖上在清朝时担任过兵部尚书,由于战功卓著,还被皇帝赐封为"罗武勤公"的爵位。
王玉玲至今还记得小时候住的大宅子有多气派。她家当年在长沙营盘街66号那栋三层小洋楼,不仅房间宽敞,还自带一个小花园。提起这个花园,她眼睛都亮了:"那时候我们家花园里花开得可好了,春夏秋冬都有不同的景致。更厉害的是,在韭菜园那边还有个专门的花圃,雇着专人负责照料。"这排场,搁现在绝对算得上豪宅了。
就在王树南雄心勃勃准备大展拳脚的时候,命运却给了他当头一棒——一场突如其来的重病让他彻底瘫在了床上。等到女王玉玲刚满五岁那年,这个家的顶梁柱就撒手人寰了。家道从此一落千丈,但母亲罗希韫对女的管教却丝毫没放松,反而越发严厉。有意思的是,他们家和张晶英家还沾亲带故,而且张家的背景同样不容小觑。
张晶英比王玉玲整整大了15岁,按辈分算,王玉玲得喊她一声"姨妈"。要不是因为张灵甫这层关系,这两个女人八竿子都打不着。说起张灵甫,那可是国民党军队里响当当的人物,跟孙立人一样,都是军界赫赫有名的将领。
孙立人刚到台湾那会,可没闲着。这位清华土木系毕业的将军,一到台湾就接连担任陆军训练司令、台湾防卫司令等要职。他可不是光会打仗的武夫,人家是正八经的工程科班出身。靠着专业眼光,他仔细研究了台湾的地形特点,三下五除二就把沿海防御工事给建起来了。从陆军副总司令到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孙立人一路升迁,但最拿手的还是搞防御工程。要我说,这土木专业真没白学,关键时刻派上大用场了!
孙立人拼命向老蒋表忠心,可人家压根不买账。这事说来也简单,就两点要命的原因:首先,他不是黄埔系出身,在老蒋眼里就是个"外人";更关键的是,这位美国弗吉尼亚军校毕业的高材生,跟美国人走得太近,这让生性多疑的蒋介石如坐针毡。说白了,在老蒋的用人逻辑里,不是自己人,再有本事也白搭!
1949年初春,美国驻远东地区最高指挥官麦克阿瑟派出一名心腹将领秘密飞抵台湾。这位美军高官直接找到孙立人,开门见山地说:"台湾就是太平洋上永不沉没的航母,绝对不能让它被中共控制。麦克阿瑟将军特意派我来,就是想请你出山主持台湾防务,美国方面会给你全方位的支援。"为了表示诚意,这位副官还转达了麦克阿瑟邀请孙立人立即赴东京面谈的具体安排。
孙立人面对劝说他离开的人,态度异常坚决。他斩钉截铁地说:"我孙立人这辈子就认准老蒋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我绝不能拍拍屁股走人!"他还特别强调,台湾的部队现在都是老蒋在管着。可问题是,就算孙立人把心掏出来表忠心,蒋介石那边早就把他当外人了。
1950年3月,老蒋在台湾重新掌权后,马上开始搞"任人唯亲"那一套。他把自己的亲信全都安插到关键岗位上,表面上看孙立人当上了陆军总司令,风光得很。但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老蒋只让他管管军队训练这种虚活,真正的兵权和人事大权压根不让他碰。这招玩得够绝,名义上是升官,实际上就是架空了孙立人。
当时孙立人手上还握着些实权,听说王玉玲要去美国留学,二话不说就帮她搞定了签证。更仗义的是,他想到这姑娘要一个人漂洋过海闯荡,特意提前给美国那边的朋友打了招呼,让他们多照应着点。这可不是简单的举手之劳,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能这样事无巨细地帮人打点,绝对算得上掏心掏肺了。
在美国混得风生水起的王玉玲,和孙立人在台湾的遭遇形成了鲜明对比。1956年,老蒋一纸命令就把这位抗日名将给软禁了,这一关就是整整33年!更绝的是,蒋介石搞了个"七不政策":不杀头、不审判、不审问、不定罪、不逮捕、不关押,但就是不放人。这招可真够损的,既不用担杀害功臣的骂名,又能把人往死里整。
被软禁的那些年,张晶英始终陪伴在孙立人身边,成为他黑暗岁月里唯一的精神支柱。1990年11月19日,这位传奇将领在台湾走完人生最后一程,终年90岁。令人唏嘘的是,这位戎马一生的将军晚年最大的心愿就是回到故土,却至死都未能如愿。
一代名将孙立人临终前撂下狠话:要是不能回大陆安葬,宁可让棺材就这么晾着!结果?到现在他的棺材还真就一直在那摆着,没能入土。他走后,夫人张晶英几乎足不出户,每天天不亮就爬起来给丈夫念经超度,这日子一过就是好几年。
1992年夏天,7月22日那天,张晶英在台湾走完了人生旅程,终年79岁。而另一位当事人王玉玲,则在2005年选择回到上海安度晚年。2021年金秋十月,9号这天,93岁高龄的王玉玲在上海与世长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