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哐当!"又是一记暴扣,新西兰队的篮筐被砸得直晃悠。张子宇抹了把汗,咧着嘴冲场边的韩旭比了个耶。这姑娘才18岁,站在篮下就跟座铁塔似的,对手跳起来还够不着她胳膊肘。那边韩旭正跟教练组比划着什么,26岁的"老将"脸上挂着姨母笑——这届亚洲杯,中国女篮的双塔组合简直成了对手的噩梦。
三场小组赛打完,数据栏里那串数字能把人看懵。47次出手轰下83分,篮板抢了34个,命中率高得离谱。打韩国那场最逗,对方三个防守队员挂在张子宇身上,活像树袋熊抱着桉树,结果人家踮着脚就把球送进了篮筐。场边观众都乐疯了,有大哥扯着嗓子喊:"闺女,给她们留点面子!"
要说这对组合有多绝,得从两人的特点掰扯。韩旭就像瑞士军刀,啥活都能干。防得住顶得动,中距离投篮准得跟装了导航似的。打新西兰那场有个镜头特写:她刚在三分线外虚晃一枪,突然猫腰突破,防守队员还没反应过来,球已经打板入网。场边解说直接破音:"这哪是两米多的大个儿,分明是后卫的身手!"
张子宇就更邪乎了。这丫头往禁区一站,整个三秒区瞬间变成"禁飞区"。印尼队的中锋不信邪,非要硬扛,结果被撞得踉踉跄跄,活像喝多了的二踢脚。最绝的是她那双大手,接球时"啪"的一声脆响,不知道的还以为在拍惊堂木。有网友调侃:"建议国际篮联修改规则,禁止在场上建造移动长城。"
不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姐俩压根没使全力。每场就打十来分钟,汗都没出透比赛就花了。宫指导在场边老神在在的,战术板都没画几次。倒是苦了技术台的工作人员,记分牌翻得跟电风扇似的。有记者赛后追问为啥不让她俩多打会儿,助教笑着摆手:"好钢得用在刀刃上,后头还有硬仗呢。"
确实得留点后手。日本队那边憋着劲要报仇,澳大利亚更是一群"金刚芭比",肌肉壮得能去演《摔跤吧爸爸》。但咱们这双塔组合就像火锅配冰啤,一个负责大火猛攻,一个专精细腻调味。韩旭赛后采访说得实在:"子宇在里头站着,我们外线投篮心里都踏实,跟有了定海神针似的。"
更让人期待的是她俩的化学反应。打韩国那次快攻,韩旭后场长传,张子宇前场接球暴扣,整个过程不到三秒。对方教练气得直薅头发,转播镜头切过去时,活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戏弄的土地公。网友们的段子更损:"建议给篮筐上保险,别让俩姑娘给扣碎了。"
要说这届亚洲杯最大的悬念,恐怕是看哪支球队能逼出完全体的中国双塔。日本媒体酸溜溜地说"得用起重机防守",澳大利亚教练组连夜研究相扑录像。但明眼人都懂,真正的杀招还在后头——就像川菜里的火锅,刚开始清汤寡水的,等麻辣底料化开了,那才叫一个劲爆。
场边花絮也够乐呵。有回暂停时,张子宇坐着都比站着的队友高半头,队医给她递水得像朝城楼上抛贡品。韩旭在旁边笑得直拍大腿:"咱这组合应该改名叫'天上人间'。"这话传到网上,瞬间炸出几万条评论,有网友神回复:"建议国际篮联把篮筐调高半米,不然比赛太不公平。"
淘汰赛越来越近,各队都在琢磨怎么拆解中国队的"王炸"。但篮球场上终究要靠实力说话,任你千般算计,架不住咱们有这对"核武器"。就像老话说的,在绝对高度面前,所有战术都是纸老虎。现在大伙儿就等着看,到底哪支球队能逼得咱们的双塔真正"开张"。
我们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依法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