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玩意儿要是真能破千公里锁定F-22,老美那些宝贝疙瘩岂不是成了活靶子?"成都某航空修理厂的老李盯着手机上的黑皮歼-20照片,手里的扳手差点掉地上。这位修了三十年战机的老师傅不知道,他正见证着世界空战史最疯狂的变局——那架浑身墨黑的歼-20S双座机,正在把科幻电影里的无人机蜂群战术变成现实。
这身黑得发亮的涂装可不是为了耍帅。军迷圈早就传疯了,说那黑色涂层里掺了山东大学捣鼓出来的新型吸波材料,连85GHz频段的雷达波都能吞掉八成五。更邪门的是这涂层结实得跟老李他们厂的水泥地似的,以往隐身战机飞几次就得补妆的毛病,在这架黑皮歼-20身上愣是找不着痕迹。美国《防务新闻》的记者酸溜溜地写:"中国人把隐身涂料玩成了手机贴膜,还是钢化膜那种。"
座舱里头的门道更让人眼花缭乱。前座飞行员小王第一次坐进后舱时,差点被四块触控屏晃花眼——这哪是战斗机,分明是网吧开黑专用机!后座指挥官老张演示操作时,六架攻击-11无人机的三维影像在屏幕上活像一群听话的猎犬。"看见没?让它们往东绝不往西,叫它们撵狗绝不抓鸡。"老张说着在屏幕上划拉两下,三架无人机立刻摆出包抄阵型,比广场舞大妈转场还利索。
动力系统的升级更是让军工圈直呼离谱。涡扇-10C发动机换上陶瓷基复合材料叶片后,推力直接干到18.5吨,比美国F119还猛。试飞员们私底下都管这叫"火锅发动机"——辣得够劲还经得住熬。有回试飞遇上强气流,前舱的小王感觉像坐过山车,后舱的老张却盯着数据乐:"好家伙!这发动机喘振余量够大的,跟咱四川人吃火锅似的,越涮越来劲。"
最让五角大楼坐不住的是那套雷达系统。采用氮化镓组件的相控阵雷达,探测距离从300公里直接翻到520公里。军事论坛里有人算过账:要是挂上预警机级别的大雷达,千公里外锁定F-22还真不是吹牛。难怪美军太平洋司令部的参谋们最近总失眠,换谁听说自家王牌战机可能变成电子游戏里的活靶子,都得急得薅头发。
产能这事儿更扎心。成飞车间的老师傅们现在三班倒,每月能攒出2.5架歼-20系列。对比美国F-35那慢吞吞的生产线,活像手工作坊遇上全自动工厂。有军工博主调侃:"等老美攒够六代机的PPT,咱怕是连七代机的月饼模具都开好了。"这话虽然夸张,但看看沈飞歼-35年产40架的规划,谁还敢说中国航空是"山寨货"?
东海防空识别区最近可热闹了。某次例行巡逻时,歼-20S带着无人机群刚露面,对面侦察机掉头就跑。地面雷达站的士官们乐得直拍大腿:"好家伙!以前是鬼子进村,现在轮到咱们牵狗巡山了!"这话传到外网,日本军事记者佐藤在专栏里酸溜溜地写:"中国空军把空战玩成了即时战略游戏。"
回望十四年前歼-20首飞时,西方媒体还说这是"用苏-27拍扁的壳子"。如今黑皮歼-20S往那一杵,连洛克希德·马丁的工程师都得承认:在双座五代机领域,中国人确实跑在了前面。就像北京胡同里下象棋的大爷们常说的——别管你车马炮多厉害,我卒子过河就是车。现在这枚"黑卒子",可是要将军了。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