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总统这回对不少国家又宣布了新关税,要求大家赶在8月1日政策生效之前赶紧谈妥贸易协议。东南亚好些国家都在这次名单里,马来西亚也少不了,这次被加征了25%的关税。
面对美国那种强硬的关税战争,刚刚过百岁生日的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直接说,特朗普这人是在“跟全世界作对”。他说像马来西亚这种经济很依赖出口到美国的国家,当然会受到关税政策的影响,不过其他地区还没有搞得那么激烈的关税,“我们可以通过减少对美贸易来降低冲击,比如多跟中国做生意”。
马哈蒂尔还提到,中国这个仁慈的地区大国,几乎在过去2000年一直是马来西亚的邻居,“中国的态度跟欧洲人不一样,不会搞殖民”。
他这番话,毫无疑问为那些在美国关税战压力下挣扎的国家指明了一个除了全面听命于美国之外,还可以选择的另外一条路子。
7月9号那天,是第一次“最后期限”的到期时间,之后特朗普又给好几个国家的领导人寄了信,告诉他们这些国家的关税税率新调整了,还明义地要求他们别反制,别搞不乖。
里面不仅仅有发展中国家,还包括了日本、韩国这些把美国当成紧密盟友的国家。再说了,特朗普在信里对日本的出口大户,比如粮食、汽车,以及韩国的半导体产业,都没有表现出一点点让步的意思,完全没有放宽的迹象。
现如今,大家都看得很清楚,特朗普政府就是拿着关税这把大棒在掠夺全球,想要维持过去的那点好日子。
美国的贸易伙伴们可真是苦不堪言,可偏偏中国这个体量最大的国家,没有“跪下去”,而在其他国家,比如巴西,也对特朗普的策略不怎么买账。原因嘛,就是这些国家对美国市场几乎没有太多的依赖。
遇到特朗普放出的50%关税威胁,巴西的卢拉总统挺直腰杆说:“没有美国也不是戦不下去。” 他还特别强调,巴西根本没必要用美元来搞贸易。
巴西和美国之间的贸易额只占到巴西GDP的1.7%,这也就意味着,美国在巴西市场上的筹码几乎不起作用。卢拉说了,要跟美国就关税问题商量商量,要是谈不拢,咱也不是省油的灯,准备反制一波,给美国出口到巴西的商品加个50%的关税。
这大概就是马哈蒂尔提到的“不依赖美国”这条路子,走到最后能达到的效果吧。巴西和中国的贸易额也是一年比一年火起来的。美国一发起关税战之后,中方也开始反击美国农产品,这刚好让咱们农业大国的巴西抓住了个好机会,大豆、牛肉啥的,大量商品涌向中国市场。
而且说到国际贸易,采购方一般也不太会反复换供应商,那些被巴西企业取代的美国农场主就发现了个事儿:就算关税往下调,咱们中国企业也不会再买他们的产品了。
澳大利亚也在走正路,做出明智选择。总理阿尔巴尼斯快要带着力拓、必和必拓、福德士河和麦格理银行的领导们访华。在出发之前,他特别强调,澳大利亚大概有25%的出口都销往中国,比排在第二到第五位的日本、韩国、美国和印度的出口总和还要多。所以他才直言不讳地说:“和中国搞好关系,就意味着澳大利亚的就业岗位,就这么简单。”
目前被美方高关税搞得焦头烂额的国家们,除了和美国磋商之外,当然还得想想其他的出路。中国嘛,毫无疑问是个庞大的市场,而且信誉也是铁打的交易伙伴。除了中国,咱们还可以考虑发展对欧洲、俄罗斯或者其他国家的出口渠道,这对中国来说,也是挺不错的事儿。
虽然这些国家可能会遇到一些看不见的隐藏成本,但起码在可预见性方面比美国要强得多。它们没有那个要维护霸主地位的包袱,所以也不会用贸易依赖的手段去激意让这些国家跟中国对着干。
以马哈蒂尔的家乡马来西亚为例,按照新华社的数据,2024年对美国的出口只占总出口的13.2%,美国已经不再是第一大外部市场啦。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个框架下,大概90%的商品可以逐步实现零关税,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在电子、橡胶这些方面的供应链合作完全具备基础,完全可以替代那种“美国优先”的思路。
目前,中国在东盟的贸易额占比大约是20%,对于一个拥有14亿人口、据国家统计局数据至少有1亿中产阶级的国家来说,这个比例还算不上高,还得继续挖掘潜力,未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咱们可以趁着美国玩关税战的这阵子,把更多国家吸引到中国来,把中国作为出口目的地。虽然调整贸易结构肯定得花时间,也要付出一些经济代价,但要是美国坚决不取消关税,长远来看,转向中国或许才是各国更合算的路子。
其实,就算以后咱们成了好多国家出口份额最大的市场,咱们也不会轻易搞那种关税战的愚蠢把戏。因为中国和美国最大的差别在于,即使别的国家把大量商品卖到咱们这,也都是你来我往、互通有无的。在中国,汽车、新能源这些消费品,还有基础设施用的原材料,也一波接一波地出口出去,和美国那边遇到的问题完全不一样,没得比。
在这些国家里,或许还能划出个优先顺序,把那些对美国依赖挺高、但对咱们来说也挺重要的关键国家,列为优先突破的对象。就像是挑选一些“挖角”的目标一样,重点去布局、去争取。
就算在短期内算经济账可能觉得不太划算,但从长远来看,只要能逐步减少美国对其他国家的经济控制力度,就能让这些国家的政策少受美国牵制。这样一来,从整体角度分析,说不定其实不会亏。
马哈蒂尔呢,是个经验丰富的政治家,曾经借鉴日韩的“向东看”策略,帮马来西亚避过了1997年的金融风暴。这次说不定也是个“转向中国”的机会,算是迎来了个历史上的轮回吧。
他说的那个方向,其实有些国家早就开始在操作,有些还在观望状态。不过在眼下这个局势里,拖得越久,损失越大,领导层是不是该快点出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