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是崇祯转世,阎王叫蒋子文,崇祯改姓蒋,遇见宋子文(上)

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事儿,蒋介石和崇祯皇帝,你说他们会不会有啥关联,像是崇祯转世成了蒋介石?咱们先别急着下结论,先看看他们俩有啥相似之处。

咱们先来聊聊明朝为啥会完蛋。

一、崇祯皇帝手头紧。到了明朝末年,大堆的钱财都落入了朝廷大官和有钱商人的腰包,崇祯皇帝自己手头其实没啥钱。军饷发不出来,好多军队得自己想办法弄钱,结果这些军队的头头就开始压榨老百姓,逼得老百姓没办法,只好跑去加入李自成、高迎祥他们的起义军。崇祯皇帝还放低姿态去求那些王公大臣借钱,可这些人一个个都精明得很,装穷就是不肯借。后来李自成来了,从这些王公大臣家里搜出了7000万两白银,这事儿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二、书生误事。说实话,明朝的垮台,文官们得背上大半个锅。打从1449年那会儿起,大明那位号称战神的朱祁镇,在土木堡一战把自家的精兵强将都给赔进去了。从那以后,文官们的势力是一天比一天大,慢慢就形成了“东林党”。再后来,魏忠贤这家伙冒了出来,成了“阉党”的头头儿,“东林党”和魏忠贤那是针尖对麦芒,矛盾大得很。多亏了明朝天启帝朱由校站边魏忠贤,魏忠贤这才把“东林党”给彻底踩了下去,自个儿成了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大权臣,“九千岁”的名号那叫一个响亮。

魏忠贤这家伙,说白了就是个小人,跟左冷禅有那么点像。到了明朝末年,努尔哈赤带着后金军打来,大明国库空虚,军费紧张。这时候,魏忠贤和东林党人意见不合,东林党想直接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压根儿不管百姓的死活。魏忠贤呢,他打算对东林党下手,从他们背后的那些有钱人那儿搞钱。魏忠贤心里跟明镜似的,他知道自己的命运跟大明绑一块儿,他明白啥是国家利益。他觉得,要是真从老百姓那儿征税,那事儿可就大了,大明要是垮了,他自己也别想好过。

东林党那帮人,简直就是假正经,活脱脱的现代版“岳不群”。他们嘴上总挂着仁义道德的大道理,但一旦事情关乎到自己的利益,立马就躲得无影无踪。

后来,魏忠贤把东林党的人全扔进了大牢,对他们严刑逼供,还让他们拿钱来赎命。这事儿放现在看,确实挺不地道的,但效果还真不错,军饷就这么给筹到了,算是给大明解了个大难题。

真没想到,天启皇帝朱由校22岁那年就驾崩了,把皇位丢给了才16岁的弟弟朱由检,也就是崇祯帝。崇祯一上台,立马就把魏忠贤那帮人给一锅端了。这样一来,东林党没了对手,开始胡来一气,硬是把大明朝给搞垮了。不少“东林党”的人开始拼命捞钱,占地盘,压榨老百姓,搞得崇祯年间到处都是农民起义。

崇祯皇帝再也别想从东林党那里捞到半文钱,直到李自成的大军攻陷京城,崇祯只好在煤山上吊自杀。他临终前放话出来:那些文官,一个不留!后来,李自成把东林党攒下的钱财全给抢光了。东林党人机关算尽,到头来啥也没落下,还把自个儿的性命给搭进去了。

三、崇祯的精英部队几乎全没了。到了明末,明朝有好几支特别能打的部队,像袁崇焕的关宁铁骑、孙传庭的秦军、卢象升的天雄军、洪承畴的洪军,还有大明水师和戚家军。但这些部队大多不是被打散了,就是内部出了问题,像戚家军那样被自己人给灭了。还有的,在松锦、开封、郏县这几场大战里,打得差不多了。崇祯手里能用的精英部队,最后也没剩几个。明朝快完的时候,南方还有上百万的军队,但那些都是地方军阀自己的兵,最后大都投降了清朝。

四、东厂和西厂的衰败。在电视剧里头,东厂和西厂老是演些坏角色,可实际上,在历史上它们也干过些好事,特别是管管东林党那帮人。不过呢,等到魏忠贤垮台以后,东厂也就没了以前的威风,再也压不住东林党了。

五、没抓紧搬到南京去。要是崇祯早点把都城移到南京,大明说不定还能多挺好久呢。那时候南方还有好几百万的兵马,但可惜小明王威望不够,没法把这些兵马拧成一股绳。要是崇祯到了南京,情况可就大不一样了。

咱们来琢磨琢磨,崇祯皇帝朱由检死后,到了阎王爷那地界儿,碰见了秦广王。阎王爷开口了:“小朱啊,你这辈子可真是倒霉催的,生在明朝那快要倒塌的时候,接手了个烂得不能再烂的摊子,想拼命挽回大局,结果机会少得可怜。这样吧,念在咱俩都带个‘王'字的份上,我给你个重来一次的机会,让你再去投个胎。不过,你得先跟我唠唠,你上辈子都学到啥了,这回孟婆汤就不给你喝了,你直接带着记忆去转世吧。”

崇祯讲:我前世吸取的教训就五条。

首先,得赚钱,赚大堆的钱,得跟那些有钱人处好关系,实在不行就从他们那儿想法子借钱,毕竟手头紧的话,啥事儿都推不动。

第二点,别对那些文人太放心,他们有时候真会坏事,说不定还会害了国家,我的大明王朝就是被东林党给搞垮的。

第三,得有自己的铁杆精兵,那些地方上的杂牌军靠不住,一到紧要关头就可能掉链子。往后啊,杂牌军只能用来打头阵,真正要紧的时候,还得靠咱自己的亲信部队冲锋陷阵,捞好处。

第四点,东西二厂必须得好好利用,这事儿太关键了。我之前竟然没瞧出它的重要性,才让东林党一步步壮大起来。

第五,遇到危险情况赶紧往南边跑,先溜之大吉,要是还待在北方,那可就得小心被一锅烩了。

阎王听了之后,乐呵呵地点了点头,说:“对,这教训真够深刻的,你想得挺周全。我这就安排你去转世。”说完,他就拽着崇祯往孟婆那儿走。路上,阎王跟崇祯聊了起来:“我这儿啊,是十殿阎罗里的头一殿,我呢,是秦广王,大号蒋子文。我老家在江苏扬州。以前啊,我还多次帮过三国时的孙权,那孙十万为了巴结我,特意封我为钟山之神,还把钟山给改成了蒋山。”(笔者注:钟山就在现在的江苏南京市中山门外。)

没过多大会儿,阎王带着崇祯就到了奈何桥那儿,孟婆正忙着煮汤呢。阎王走过去跟孟婆说,这是我兄弟,他得带着前世的记忆去投胎,孟婆汤就不用给他喝了。孟婆一听,脸上露出点难色,说,可是地府有考勤制度,不喝孟婆汤这事儿要是被HR知道了,我得扣绩效啊。阎王一听,摆摆手说,别担心,你用钉钉软件打个申请,我批一下就行。孟婆一听这话,立马高兴了,连声说好。

故事还在继续......这事儿还没讲完呢,咱们接着来。之前说到哪儿了?对,就从那儿开始。接下来的情节,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别急着翻页,精彩的部分还在后头呢。咱们慢慢来,一步步揭开故事的神秘面纱。准备好继续探索了吗?那就继续往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