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明朝的皇帝,朱棣这个老爷子可真是个狠角色。打仗能把侄子朱允炆赶下台,当皇帝又能把首都从南京搬到北京,这份魄力真不是盖的。
不过这样一个铁血皇帝,却有个软肋——他那个大孙子朱瞻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朱棣对这个孙子的宠爱程度,简直到了令人咋舌的地步。甚至可以说,要不是为了这个孙子,朱棣压根不会立朱高炽当太子。
一个梦改变了整个明朝的历史
朱瞻基这孩子的出生,那可真是带着光环来的。
当年朱棣还在当燕王的时候,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提心吊胆。侄子朱允炆削藩削得厉害,好几个藩王都被整得家破人亡。朱棣为了保命,甚至装疯卖傻,那个狼狈劲儿就别提了。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朱棣做了个梦。梦里老爷子朱元璋亲自出马,把象征皇权的大圭递给了他,还说了句话:“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棣刚醒过来,下人就来报告:世子妃生了个大胖小子!
这下朱棣可来劲了,赶紧跑去看孙子。一看这小家伙,那叫一个壮实,“仪容俨恪,屹如巨人”,虽然才刚满月,但那股子英气已经呼之欲出了。
朱棣当场就拍板了:这孩子就是我的福星!
为了孙子,连太子都能换
朱棣登基之后,最头疼的事就是立太子。
按理说,嫡长子朱高炽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人选。可这个儿子实在让朱棣看不上眼——胖得连马都骑不上,走路都要人搀扶,这哪里像个皇帝的样子?
朱棣更喜欢老二朱高煦。这小子跟着他打仗,立下赫赫战功,还救过他好几次命。论英武,朱高煦确实更像朱棣。
可就在朱棣纠结的时候,大才子解缙说了三个字:好圣孙。
这三个字就像一记重锤,敲醒了朱棣。
他突然明白了:如果立朱高煦当太子,那朱瞻基这辈子都别想当皇帝了。
朱棣虽然喜欢朱高煦,但他更疼朱瞻基。为了让心爱的孙子将来能坐上龙椅,朱棣硬生生地把不喜欢的朱高炽立为太子。
这份宠爱,真是没谁了。
史上最幸福的皇孙
朱瞻基从小就享受着超规格的待遇。
朱棣让徐皇后亲自抚养这个孙子,还请来了帮助自己夺天下的大功臣姚广孝当老师。九岁就开始读书,那个排场比太子还大。
十一岁那年,朱棣北征,把太子朱高炽留在南京,却把小小的朱瞻基留在北京“处理政务”。
别看朱瞻基年纪小,朱棣可是给他配了最强的班底。夏原吉这样的重臣都被派去辅佐他。说是朱瞻基在处理政务,实际上是朱棣在给孙子立威,让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孩子的分量。
十二岁,朱瞻基就被立为皇太孙。
这在历史上可是极其罕见的。一般来说,太子还活着的时候,皇帝是不会立皇太孙的。朱棣这么做,就是在给朱瞻基上双保险,确保将来朱高炽不敢动他。
三万精兵只为一个孙子
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还体现在军事培养上。
他专门为朱瞻基组建了一支“幼军”,这支军队有三万人,全部是17到20岁的精壮少年。这些人身世清白,个个都是万里挑一的好苗子。
这支幼军由朱瞻基亲自训练,将来会成为他最得力的亲兵。
要知道,连太子朱高炽都没有这样的待遇!
朱瞻基十六岁那年,朱棣还把他带上了真正的战场。在炮火连天的战争中,朱瞻基跟着爷爷学习如何指挥军队,如何在生死关头做出正确判断。
这种历练,是多少皇子都求之不得的。
连发怒都不忘护孙子
朱棣对朱瞻基的偏爱,在一件事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永乐十九年,紫禁城三大殿被一把火烧了。群臣趁机跳出来,说这是上天的警告,要求朱棣迁都回南京。
朱棣当场就炸了,一顿杀戮,血流成河。
可就在这样的血腥风暴中,有个叫邹缉的人却升官了。他是最早跳出来反对迁都的人之一,按理说应该死得最惨。
为啥他能逃过一劫,还升了官?
原因很简单:他是朱瞻基的人。
即便是在盛怒之下,朱棣都没忘记不能打孙子的脸,不能惩罚孙子的人。
这份宠爱,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朱棣为啥这么宠朱瞻基?
说到底,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第一,朱瞻基是他的“福星”。从那个预言式的梦境开始,朱棣就认定这个孙子是上天赐给他的礼物。朱瞻基出生后不到半年,朱棣就起兵靖难,四年后登上皇位。在他心里,这一切都和孙子的出生有关。
第二,朱瞻基是他理想中的继承人。朱棣的三个儿子都不太争气:老大朱高炽太软弱,老二朱高煦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老三朱高燧胡作非为。相比之下,朱瞻基文能治国、武能安邦,简直就是完美的继承人。
第三,朱棣在朱瞻基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朱高炽连马都骑不上,这让马上打天下的朱棣无法接受。而朱瞻基却英气勃勃,很像年轻时的朱棣。
一个宠爱改变了历史
朱棣对朱瞻基的宠爱,最终改变了明朝的历史走向。
朱高炽登基后只当了十个月皇帝就驾崩了,朱瞻基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开创了“仁宣之治”的盛世。
如果当初朱棣立朱高煦为太子,明朝的历史又会是什么样子?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朱棣自己知道了。
写在最后
朱棣这个铁血皇帝,在孙子面前却软得像个普通爷爷。他对朱瞻基的宠爱,不仅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更影响了整个大明朝的政治格局。
说朱棣是“孙奴”一点也不过分。这样的宠爱,在历史上确实罕见。
你觉得朱棣这么宠朱瞻基是对是错?如果你是朱棣,面对这样的选择,你会怎么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