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夏天,庐山上一场会议结束后,黄克诚接到命令,离开了原本负责的军队领导岗位。这位曾经指挥千军万马的人,一下子变成了无所事事的闲人。头两年,他整天待在家里读书写诗,日子过得没滋没味。直到1961年春天,事情才有了转机。
那年国庆,他被邀请去天安门广场观礼,见到了主席。他鼓起勇气问自己还能做点什么,得到的回答很痛快:可以。没多久,他就被安排去农村搞调研。
他先回了湖南老家。那里的乡亲们还记得他1949年主政湖南时的情形——那时他搞建设有一套,三年工夫就让工农业产值涨了近两成。但这次回来,他不是来当官的,只是来了解农村情况的。他走在田埂上,和老乡们拉家常,听他们抱怨粮食不够吃。后来他又去了浙江,那里的情况更复杂,农民对调粮政策意见很大。他虽然解释这是为了支持国家,但心里也明白,空话填不饱肚子。
调研回来,他又闲了下来。整天不是看书就是下棋,表面看着轻松,心里却空落落的。这样的日子过了快六年,直到1965年,终于有了新动静。
杨尚昆带着安子文来找他,说是组织上安排他去山西当副省长。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其实是降级使用,但黄克诚却挺高兴——总算有事可干了。到了山西,他分管农业,跑遍了全省21个县。有时候一天跑十几个村子,累得腿都抬不起来,但他觉得充实。
在太原街头,他偶遇过杨尚昆一次。两人简单寒暄了几句,杨尚昆神色不太自然,叫他最近别来找自己。黄克诚心里明白,这是时局又要变了。
果然,1966年刚过完年,就有人来家里把他带走了。这一走就是八年多,说是监护审查,其实就是关押。直到1975年,他才重获自由。
1978年,他被重新启用,回到了工作岗位。经历过这么多起起落落,他早已看淡了个人得失。晚年他依然经常下乡调研,只是不再喜欢谈论往事。有时候老同事聚会,大家也只是淡淡地说一句“世事无常”。
人生就像爬山,有上坡就有下坡。重要的是,不管在什么位置,都能找到该做的事情。黄克诚这辈子,高光时刻也好,至暗时刻也罢,他始终没有忘记这一点。最后的日子裡,他常挂在嘴边的的一句话是:”事情总是人做的,只要肯做,就有办法。”
命运这东西,从来都是跌宕起伏的,但时间总会给出答案。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