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坦诚呢?相亲角遇真爱,大爷儿子一查:65岁还有婚史!
“爸,查到了!吴静雅65岁!”
“还有,她结过一次婚,丈夫早逝。”
老周摆手:“不可能!静雅不是那种人!”
不可能?“那她为啥瞒你真实年龄?还藏着一段婚史?”儿子的话像刀子。
老周如遭雷击。
桂花糕的香甜还在嘴边,心却掉像进了冰窟。
01
秋日的城市公园,银杏叶铺满小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
相亲角一如既往地热闹,家长们举着广告牌,上面写满儿女的年龄、职业、身高,偶尔夹杂几张为自家老人征伴的简朴字条。
老周拄着拐杖,慢悠悠地穿过人群,目光在那些字条间游移。
他63岁,退休的语文教师,头发花白,眼神却清亮,带着几分读书人的儒雅。丧偶多年,他为儿女操劳半生,如今儿女成家,他才开始为自己打算。
“老周,又来了?”一个熟识的大爷笑着打招呼,递给他一瓶矿泉水。
“看看呗,总得试试。”老周笑得温和,接过水,目光却落在一张新贴的字条上。
字条上字迹娟秀:吴静雅,60岁,退休会计,爱好书法、旅游,寻品行端正、志趣相投之伴侣。
老周的目光停住,心头微微一动。
他喜欢书法,也爱在闲暇时翻翻地图,规划些未曾实现的旅行梦。
他摘下老花镜,仔细看了看字条旁的照片——一位气质优雅的女士,笑容恬淡,眉眼间有种岁月沉淀的从容。
那天午后,老周鼓起勇气拨通了字条上的电话。电话那头,吴静雅的声音轻柔却不失爽朗,约了在公园的长椅边见面。
见面那天,吴静雅穿着一件淡青色毛衣,手里拿着一本《唐诗选》,老周一眼便认出她来。
两人聊起李白的诗,聊到西湖的秋色,竟忘了时间流逝。夕阳西下,公园的灯亮起,他们相视一笑,彼此心底都生出一丝暖意。
此后,他们开始频繁见面。吴静雅的家离公园不远,老周常骑着自行车过去,带上自己抄写的诗稿,和她一起临帖练字。吴静雅喜欢做点心,蒸的桂花糕香甜软糯,老周吃得赞不绝口。
他们一起去博物馆看展览,沿着河边散步,聊年轻时的故事,也聊对未来的期盼。
“老周,你说人老了,是不是就该活得更明白些?”吴静雅一次散步时问,目光望向河面上的倒影。
老周想了想,笑着说:“明白不明白的,只要心安就好。”
他们的感情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升温。
吴静雅的笑容让老周觉得日子有了光彩,而老周的幽默和体贴也让吴静雅感到久违的安心。半年后,他们开始认真谈起未来。
老周提出一起去云南旅行,吴静雅笑着点头,说想看看洱海的月色。他们甚至开始商量婚事,计划着简单却温馨的仪式。
老周的儿子和女儿得知后,起初很支持。儿子说:“爸,你高兴就好,吴静雅人不错。”女儿也笑着打趣:“爸,你这书法可得练好了,别让吴静雅嫌弃。”
吴静雅的女儿更是热情,特意请老周吃饭,聊得投机。两家人都觉得,这段黄昏恋像是秋天里的一场暖阳,温馨而妥帖。
然而,平静的日子并未持续太久。一次聚会后,老周的女儿私下找到他,眉头紧锁。“爸,吴静雅的女儿跟我提了些条件,说是如果你们结婚,房产得写上吴静雅的名字。”
老周一愣,笑着摆手:“年轻人瞎操心,吴静雅不是那样的人。”
可女儿的神色却没那么轻松。“爸,我不是反对你们在一起,可这事得弄清楚。吴静雅家境不错,她女儿为什么提这个?”
老周心里咯噔一下。他想起吴静雅偶尔提到她女儿最近生意上资金周转不灵,但从没细说。
他没往深处想,只觉得吴静雅为人坦荡,断不会掺杂这些心思。可女儿的话像一粒石子,投入他平静的心湖,泛起涟漪。
几天后,老周约吴静雅在公园见面。他本想直接问,却又怕伤了和气。两人坐在长椅上,吴静雅照例带了桂花糕,老周却有些心不在焉。
“老周,你今天怎么了?心事重重的。”吴静雅放下糕点,目光关切地看着他。
老周犹豫了一下,终是开了口。“静雅,咱俩的事,我是认真的。可我女儿说,你女儿提了房产的事……这是怎么回事?”
吴静雅一怔,笑容僵在脸上。她低头沉默片刻,缓缓道:“我女儿是提过,她生意上有些难处,想让我把房子卖了帮她。可我没答应,也没想过跟你的事里掺这些。”
老周松了口气,却又觉得哪里不对。他想信吴静雅,可心底那丝疑虑却像根刺,扎得他隐隐不舒服。
“老周,你信我吗?”吴静雅抬起头,眼神里带着一丝恳切。
老周看着她,喉头一紧,点点头:“信。”
可话虽这么说,他心里的那点涟漪却没散去。回去的路上,他想起年轻时和亡妻的日子,那时简单,彼此信任,连一句多余的话都不用说。
如今,他却开始怀疑,是否真能像从前那样毫无保留地相信一个人。
几天后,吴静雅主动约老周吃饭。她带来了自己的一本存折,上面是她这些年的积蓄。“老周,我想让你知道,我不图你什么。房子的事,我会跟我女儿说清楚。”
老周看着存折,摆摆手:“静雅,我不是这意思。我只是……怕咱们好好的,掺了杂质。”
吴静雅笑笑,眼角却有些湿润。“老周,咱俩这年纪,找的不就是个心安吗?可心安,也得两个人一起守。”
老周没再说话。他知道,吴静雅的话没错。可他也知道,那粒石子还在心湖里,涟漪还在荡漾。
那天夜里,老周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他问自己,是否还敢像年轻时那样,去爱,去信,去赌一颗心的真?
公园的银杏叶还在落,风吹过,沙沙作响。相亲角的字条依旧换了一张又一张,可老周和吴静雅的故事,却在这一刻,停在了某个微妙的路口。
02
秋风渐凉,公园的银杏树几乎落尽了叶子,只剩光秃秃的枝干在风中摇曳。老周坐在家中的藤椅上,手里握着一杯早已凉透的茶,目光却停在桌上的一张照片上。那是他和吴静雅在西湖边拍的合影,她笑得温柔,他笑得满足。
可如今,这张照片却像蒙了一层灰,让他心里沉甸甸的。
自从上次和吴静雅在公园的长椅上谈过房产的事,老周心里的那点涟漪虽未完全散去,却也渐渐平复。他开始说服自己,感情的事,哪能没有点磕绊?吴静雅的坦诚让他安心,他甚至开始计划婚礼的细节,想着给两家人都一个圆满的交代。
这天,儿子小周从单位下班后过来,手里拎着一摞资料,脸色却不太好看。“爸,婚礼的事,我帮你整理了些材料,可有件事……我得跟你说。”
老周抬头,笑着问:“怎么了?又操心什么?”
小周没笑,放下资料,从中抽出一张复印件,推到老周面前。“爸,这是吴静雅的身份证复印件。你看看。”
老周戴上老花镜,仔细一看,眉头微微皱起。身份证上的出生日期,比吴静雅告诉他的大了整整五岁。他愣了愣,抬头看向儿子:“这……可能弄错了?”
小周摇摇头,语气沉重:“爸,我查了户籍信息,没错。她比她说的要大五岁。而且……”他顿了顿,从包里又拿出一份打印的文件,“她还有一段婚史,二十多年前,结过一次婚,对方因病去世了,没多久就结束了。
她从没跟你提过吧?”
老周的手一颤,茶杯差点滑落。他盯着那份文件,脑子里一片空白。吴静雅的笑容、她的字迹、她做的桂花糕,过去半年的点点滴滴像走马灯般闪过,可这些画面里,竟夹杂着一丝陌生的阴影。
“爸,她瞒了你这么多,你还觉得她可靠吗?”小周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气愤。
老周没说话,摆摆手示意儿子先回去。他独自坐在客厅里,直到夜色深沉,窗外的路灯投下斑驳的光影。
他想起吴静雅曾说过,年轻时吃过不少苦,可从没提过那段婚姻。他试着回想她的眼神,是否曾有过闪躲,可怎么也想不明白。
第二天,老周约吴静雅在公园见面。公园的长椅上,吴静雅依旧带了桂花糕,笑着递给他:“老周,尝尝,今天加了点芝麻,香着呢。”
老周接过,却没吃,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静雅,我有件事想问你。”
吴静雅一愣,笑容淡了些:“你说吧。”
老周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你告诉我,你60岁,可我儿子查了,你比这大五岁。还有……你以前结过婚,为什么从没说过?”
吴静雅的手一僵,糕点盒子差点掉在地上。她低头看着自己的手,半晌没说话。公园里的人声和鸟鸣仿佛都远去,只剩风吹过树梢的沙沙声。
老周的心跳得很快,他既盼着她的解释,又怕听到什么让自己更难受的答案。
“老周,我……确实隐瞒了些事。”吴静雅终于开口,声音有些颤抖,“年龄的事,我怕你嫌我老,就没说实话。那段婚姻……太短了,也太痛,我不想再提。”
老周看着她,眼神复杂。“静雅,我不是计较这些,可你为什么不告诉我?咱们这年纪,图的不就是坦诚吗?”
吴静雅抬起头,眼里泛着泪光:“我怕说了,你会觉得我复杂,觉得我不值得。我只想……跟你好好过日子。”
老周的心像被什么揪了一下。他想说些什么,可喉咙却像堵了东西。他想起亡妻,年轻时他们从不隐瞒,日子虽苦,却简单。可如今,他和吴静雅之间,这点隐瞒像一道裂缝,让他不知该如何迈过去。
那天,他们没再多说。吴静雅默默收拾了糕点盒子,低声道:“老周,你好好想想吧。我不想逼你。”
老周点点头,目送她离开。她的背影在夕阳下显得单薄,让他心里一阵酸楚。
回到家,小周和女儿都在等着他。女儿急切地问:“爸,吴静雅怎么说?”
老周叹了口气,把事情大致说了。女儿皱眉:“爸,她连这种事都瞒你,以后还能信吗?”
小周也附和:“爸,我不是反对你找老伴,可这事得慎重。万一她还有别的秘密呢?”
老周摆摆手,疲惫地说:“让我想想吧。”
那一夜,老周又失眠了。他躺在床上,想着吴静雅的泪眼,想着她说的“只想好好过日子”。他问自己,是否能接受一个带着秘密的她?是否还能像从前那样,毫无保留地去信任?
几天后,小周又找来,语气更坚决:“爸,我跟吴静雅的女儿谈了,她知道她妈瞒了这些,还说没什么大不了。我觉得她们一家都不靠谱,你得重新考虑。”
老周没立刻回应。他想起吴静雅抄写的诗稿,那些字迹娟秀,带着她独有的温柔。他又想起她提到过的苦日子,那些她不愿多说的过往。
他开始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苛求了?可儿子的话又像另一把刀,割在他心上。
周末,老周独自去了相亲角。字条还是那些字条,人群还是那些人群,可他却觉得少了什么。他站在那张吴静雅贴过的字条前,久久没动。
“老周,你还在乎她,对吧?”一个熟悉的大爷走过来,拍拍他的肩。
老周苦笑,没回答。他知道,答案在心里,可他还没勇气面对。
那天,他站在相亲角,直到夜幕降临。他想起年轻时的自己,爱得简单,信得彻底。可如今,他却在信任与怀疑间徘徊,像是站在一座桥上,往前一步是未知,退后一步是空荡。
公园的灯亮了,照亮了地上的银杏叶。老周攥紧了手里的诗稿,那是吴静雅送他的最后一页,上面写着:“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03
冬日的公园少了秋天的暖色,银杏树只剩枯枝,风吹过,带着几分刺骨的寒意。老周站在相亲角边,手里攥着一封信,那是吴静雅前几天寄来的,约他在老地方见面,说有话要说。他犹豫再三,还是来了。长椅上,吴静雅已经等在那里,穿着一件深蓝色大衣,围巾裹得严实,脸上却带着一丝掩不住的憔悴。
老周走过去,坐下,沉默片刻后,开口道:“静雅,你信上说有话要说,我听着。”
吴静雅低头,手指摩挲着围巾的边角,声音低得几乎被风盖住:“老周,我知道你最近在想什么。我也知道,你儿子查了我的事……我不想再拖了,今天得跟你说清楚。”
老周没说话,目光落在她微微颤抖的手上,心里五味杂陈。他想起这几天儿子和女儿的劝阻,想起自己辗转反侧的夜晚,也想起吴静雅那双温柔却带着隐痛的眼睛。
“老周,我隐瞒了年龄和那段婚史,是我的错。”吴静雅抬起头,眼中已有泪光,“我65岁,不是60岁。那段婚姻……是我二十多年前的事,结婚不到一年,他因病去世了。我没跟你说,不是想骗你,是怕你嫌弃。”
老周眉头一紧,心头像是被什么刺了一下。他想开口,却被吴静雅摆手止住。她从包里拿出一个旧信封,里面装着一张泛黄的照片和几页病历。她把这些轻轻推到老周面前。
“这是我和他当年的合影,还有他的病历。”吴静雅的声音哽咽了,“他得的是肺癌,发现时已经晚了,几个月就走了。
我那时候三十出头,守着空荡荡的房子,觉得自己这辈子完了。后来我一个人带大女儿,再没想过找人,直到遇见你。”
老周低头看那张照片,年轻时的吴静雅笑得明媚,旁边的男人瘦削却温和。他翻开病历,上面记录的日期和诊断清晰无误。他心里那团疑云似乎散了些,可胸口依然堵得慌。
“老周,我在相亲角试过好多次,每次说实话,别人要么嫌我老,要么觉得我带着过去,太复杂。”吴静雅擦了擦眼角,泪水却止不住,“遇到你,我觉得像抓住了救命稻草。我太怕失去你了,才没敢说。”
老周喉头一紧,握着照片的手微微用力。
他想起自己年轻时和亡妻的日子,那时他们也曾有过争执,可从没藏过心事。他想问吴静雅,为什么不早点坦白,可话到嘴边,却变成了另一句。
“静雅,你图我什么?我一个糟老头子,退休金不多,房子也普通。”他声音低沉,带着几分自嘲,“你这么瞒着,真的是为了和我过日子?”
吴静雅愣住,泪水滑过脸颊,她却笑了,笑得苦涩却真诚:“老周,我图你什么?我图你陪我练字时那股认真劲,图你吃我做的桂花糕时那满足的笑。
我图的是跟你一起看夕阳,图的是老了还有个人能说说话。我要你的钱干什么?我自己的积蓄够我花一辈子!”
老周的心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他看着吴静雅泪流满面的脸,第一次觉得她的脆弱如此清晰。他想起她每次送来的点心,想起她抄写的诗稿,想起她提到洱海时的向往。那些瞬间,都是真的,可他却因为怀疑,差点把它们都推开。
“老周,我知道我错了,可我真的想和你共度余生。”吴静雅的声音几乎是恳求,“你要是还信不过我,我……我也不怪你。”
老周沉默了。他低头看着照片,脑海里闪过无数画面——吴静雅的笑,儿子的反对,女儿的担忧,还有自己夜里辗转反侧的挣扎。他突然想起亡妻临终前的话:“老周,往后你得找个伴,别让自己太孤单。”
他抬起头,看着吴静雅,缓缓道:“静雅,我信你。可我得问问自己,能不能像从前那样,完完全全地去信一个人。”
吴静雅没再说话,只是点点头,眼里的泪光在冬日的微光中闪烁。她起身,轻轻拍了拍老周的肩:“老周,你好好想想吧。我等你。”
那天,他们没再多说。吴静雅离开时,留下了那个旧信封。老周一个人坐在长椅上,直到天色暗下来,公园的灯一盏盏亮起。他打开信封,里面还有一张吴静雅写的小纸条,上面是她一贯的娟秀字迹:“若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
老周攥着纸条,手微微发抖。他想起相亲角初见时的心动,想起两人一起练字的安静时光,想起她为他做的每一块桂花糕。他突然觉得,那些怀疑,那些裂缝,或许都敌不过一颗真心的重量。
那一刻,老周闭上眼,泪水从眼角滑落。他知道,自己站在人生的路口,往前一步是信任,是余生的温暖;退后一步,是孤独,是再也回不去的遗憾。
回到家,老周把信封和纸条放在桌上,儿子和女儿都在等着他。女儿问:“爸,吴静雅怎么说?”
老周叹了口气,把照片和病历递给他们:“你们看看吧。她没骗我,只是没说全。”
小周皱眉:“爸,就算她有苦衷,瞒就是瞒。你真能接受?”
老周没立刻回答。他看着窗外的夜色,想起吴静雅泪流满面的脸,想起她说的“共度余生”。他突然笑了,笑得释然。
“儿女啊,人老了,图的不就是个心安吗?”他顿了顿,目光坚定,“我想试试,和她一起,找回那份心安。”
儿子和女儿对视一眼,没再说话。老周起身,拿起那页诗稿,轻轻抚平上面的褶皱。他知道,明天,他会再次去公园,带着一颗不再犹豫的心。
冬日的风依旧冷,可老周的心里,却升起了一丝久违的暖意。他想,也许,这就是黄昏恋的模样——不完美,却真挚,值得他用余生去守护。
04
冬日的公园披上了一层薄霜,银杏树的枝干在寒风中显得愈发萧瑟。相亲角的喧嚣被冷空气压抑了几分,只有几张字条在风中微微晃动。老周站在熟悉的长椅旁,手里紧紧攥着吴静雅留下的那张纸条,字迹虽有些晕开,却依旧清晰:“若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他反反复复读了无数遍,每一个字都像一颗石子,砸在他心湖深处,激起层层涟漪。
这些天,老周的内心像被撕扯成两半。一边是吴静雅泪流满面的坦白,她颤抖的声音,她眼底的真诚,让他想起两人一起练字、散步的日子,那些温暖的瞬间像火苗,点燃了他对余生的期盼。另一边,是儿子和女儿的担忧,是那份户籍信息上冰冷的数字,是吴静雅隐瞒的过往,像一道无形的墙,让他犹豫是否该迈过去。他想起亡妻临终前的叮嘱:“老周,往后你得找个伴,别让自己太孤单。”可孤单了大半辈子,他还能否像年轻时那样,毫无保留地去爱,去信?
老周低头看着纸条,脑海里闪过初见吴静雅时的情景。她穿着淡青色毛衣,手里拿着《唐诗选》,笑容恬淡,像是冬日里的一抹暖阳。那一刻,他的心动简单而纯粹,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第一次牵起亡妻的手。可如今,这份心动被怀疑蒙上阴影,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有勇气,去抓住这迟来的幸福。
他闭上眼,深深吸了一口冷空气,喃喃自语:“老周啊老周,你怕什么?怕再受伤,还是怕错过她?”
他约了吴静雅在公园见面,决定把心里的答案说出来。他到得早,坐在长椅上,风吹过,卷起几片枯叶落在脚边。他看着那些叶子,想起自己这些年的生活,像这些叶子,曾经鲜活,如今却在风中飘零。
吴静雅的出现,让他觉得日子又有了颜色,可他也怕,这颜色会像叶子一样,转瞬凋零。他想起她送来的桂花糕,想起她抄写的诗稿,那些细碎的温暖像针线,缝合了他心底的裂痕。
吴静雅来了,穿着那件深蓝色大衣,围巾裹得严实,眼神却带着几分忐忑。她坐下,低声道:“老周,你想好了?”她的声音轻得像怕惊扰了什么,眼中却藏不住期待和不安,像是站在悬崖边,等待一个判决。
老周看着她,目光柔和下来。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纸条,轻轻展开。“静雅,这几天我想了很多。你瞒了我,是你的不对,可我也能懂你的怕。”
吴静雅一愣,低头,手指攥紧围巾,嘴唇微微颤抖。她想说什么,却只是点点头,像是怕开口会让情绪失控。
她的心在那一刻像是被什么轻轻触碰,老周的称呼让她感到一种久违的亲密,仿佛多年的孤单都在这一声“静雅”中化开。
老周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却坚定:“过去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和以后。我信你,也想跟你一起,把以后的日子过好。”
吴静雅抬头看向他,眼里泪光闪烁。她张了张嘴,喉咙却像被什么堵住,只能用力点头。泪水滑过她的脸颊,在冬日的微光中闪着光,像一颗颗坠落的星。她想起自己这些年的孤独,想起在相亲角一次次被拒绝的刺痛,想起老周陪她练字时的专注眼神。那些瞬间,都是真的,而此刻,他的信任让她觉得,所有的隐瞒和害怕,都在这一刻被原谅。
“老周,谢谢你。”她终于开口,声音颤抖却满是真诚,“我这辈子,最怕的就是再错过一次真心。”
老周的心像是被重锤敲了一下。他想起她坦白时的泪水,想起她递来的泛黄照片和病历,想起她说的“共度余生”。
那些话,那些画面,都像针线,慢慢缝合了他心里的裂缝。他伸出手,握住吴静雅冰凉的手,那双手柔软而真实,让他觉得,所有的挣扎都在这一刻有了答案。
他想起了年轻时的自己,那时爱得简单,信得彻底。如今,他愿意再试一次,哪怕带着岁月的痕迹。
“静雅,咱俩这年纪,图的不就是个心安吗?”他笑得温和,眼中却也泛起湿润,“以后,咱一起守着这份心安。”
吴静雅破涕为笑,轻轻回握他的手。她的眼神像春日的湖水,清澈而温暖,像是卸下了所有防备。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苦,想起那段短暂而痛苦的婚姻,想起这些年独自抚养女儿的日子。她曾以为,自己的心早已干涸,可老周的包容让她重新相信,爱可以在黄昏时分绽放。她握着他的手,觉得这一刻,余生都有了依靠。
两人坐在长椅上,风依旧冷,可彼此的温度却让这冬日不再寒冷。他们没再说话,只是静静地靠在一起,看着远处天边渐渐晕开的夕阳。夕阳的余晖洒在他们身上,像是一幅画,将他们的身影定格在这一刻的温柔里。
那一刻,老周觉得,自己的心像是被什么填满了。他不再是那个孤单的老头,而是有了牵挂,有了期待的人。他想,也许,这就是黄昏恋的意义——不求轰轰烈烈,只求一份踏实的温暖。
回到家,老周把决定告诉了儿子和女儿。小周坐在沙发上,皱着眉,语气里还有几分不甘:“爸,你真想清楚了?她瞒了你那么多,你就不怕以后还有别的秘密?”
老周放下茶杯,目光平静地看着儿子。“小周,我知道你担心我。可人这一辈子,谁没点过去?静雅的心,我看明白了。她图的不是我的钱,也不是别的,就是想跟我好好过日子。”
他顿了顿,目光里多了一丝柔和,“你妈走的时候,告诉我别让自己太孤单。我想,她要是知道我找到静雅,也会替我高兴。”
女儿在一旁听着,叹了口气:“爸,只要你高兴,我们没意见。可你得保证,别让自己受委屈。”
老周笑笑,拍拍女儿的肩:“放心吧,爸这把年纪了,心里有数。”
那天晚上,老周和小周长谈了一夜。他讲起自己年轻时和亡妻的日子,讲起那些年孤单的夜晚,也讲起吴静雅带给他的温暖。他看着儿子,缓缓道:“小周,爸不年轻了,能遇上个真心的人不容易。我不想因为怀疑,错过这最后的机会。”
小周沉默了许久,目光从最初的倔强渐渐软化。他想起父亲这些年的孤单,想起他每次提到吴静雅时眼里的光。他想起自己小时候,父亲如何为他和妹妹撑起一个家,如今却独自面对漫长的夜晚。
他终于点点头,声音低沉:“爸,我明白了。只要你觉得值,我支持你。”
老周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久违的轻松。他知道,儿子的支持,是这段感情的最后一块拼图。他想起吴静雅的泪水,想起她的真诚,心里的那点疑虑终于彻底散去。他想,人生苦短,能在黄昏时分找到一个愿意携手的人,已是莫大的幸运。
他甚至开始期待未来的日子,期待和吴静雅一起去看洱海,期待那些平淡却温馨的日常。
春节前,老周和吴静雅举办了一场简单的婚礼。没有繁琐的仪式,只请了双方儿女和几个老友,在社区的小礼堂里摆了几桌。吴静雅穿着一件红色旗袍,气质优雅,脸上带着掩不住的笑意,像是卸下了所有负担。
老周换上了久未穿的西装,挺直了背,笑得像个年轻人。桌上摆着吴静雅亲手做的桂花糕,香甜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像是在诉说他们的故事。
婚礼上,吴静雅的女儿举杯,笑着说:“周叔,我妈这人倔,可她对您是真心的。以后,您多担待她点。”
老周哈哈一笑,握着吴静雅的手:“放心,我会好好待她。”
婚礼结束时,老周和吴静雅并肩站在礼堂门口,夕阳洒在他们身上,像是镀了一层金光。老周低头对吴静雅说:“静雅,从今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什么事,都摊开来说,别藏着。”
吴静雅笑着点头,眼里满是柔情:“老周,有你这句话,我这心就安了。”
吴静雅的心里像是有什么彻底放下了。她想起自己年轻时的苦,想起那段短暂的婚姻,想起在相亲角一次次受挫的日子。她曾以为,自己的心早已干涸,再也不会有爱的可能。可老周的包容,像一盏灯,照亮了她心底的角落。她看着老周,觉得这一刻,所有的坎坷都值得。
婚后,他们搬到了一起,住进老周的小房子。吴静雅把她的书法挂在客厅,墨香淡淡,像是她性格的写照。老周在阳台上种了几盆花,每逢花开,他们就一起赏花,笑谈花期。每天清晨,他们一起临帖练字,傍晚沿着公园散步,偶尔翻出地图,商量去云南看洱海的计划。他们甚至开始计划一次短途旅行,想去看看西湖的春色。日子简单却充实,像是冬日里的一杯热茶,温暖而踏实。
某天傍晚,两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吴静雅靠在老周肩上,轻声道:“老周,谢谢你没放弃我。”
老周握紧她的手,笑得温和:“静雅,谢谢你让我又信了一次爱。”
那一刻,吴静雅闭上眼,感受着老周的温度。她想起自己曾以为余生只能孤独,却没想到能在黄昏时分,遇见这样一份真心。她知道,这份黄昏恋虽不完美,却因坦诚和信任,变得无比珍贵。
老周也低头,看着她的侧脸,内心涌起一股安宁。他想起亡妻,想起自己曾经以为余生只能孤独。可如今,他有了伴,有了家,有了可以一起看夕阳的人。他想,人生到此,夫复何求?
冬日的风依旧吹过,卷起地上的枯叶。相亲角的字条在风中晃动,可老周和吴静雅的故事,已不再需要那些字条。他们的黄昏恋,像一株老树,在风雨后扎根更深,枝头开出迟来的花。
老周抬头看向天边,夕阳将云彩染成金红。他轻声道:“静雅,咱俩这辈子,算是圆满了。”
吴静雅笑而不语,只是更紧地靠在他肩上。公园的灯一盏盏亮起,照亮了他们的背影,也照亮了他们的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