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真相揭秘,张学良为何选择不抵抗?历史遗憾令人唏嘘

1931年9月18号深更半夜,沈阳外头突然砰的一声,把宁静打得稀巴烂。日本关东军居心叵测,竟然把南满铁路柳条湖那段炸了,还无耻地说是中国军队干的,然后就借此胡来,狠狠地对驻在沈阳北大营的东北军下手,结果引发了震撼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从那以后,日军就像疯了似的猛冲进东北,没几个月时间,大片土地就全被他们占了。

那时候,张学良和他指挥的东北军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不抵抗将军”的帽子总是跟着他,真是烦得要命。

这个名声背后,其实藏着个大问题:要是张学良带着东北军起来抗日,能把鬼子打败不?

想要搞清楚这事儿得从一堆冷冰冰的数据和当时那糟心的情况里好好琢磨琢磨。

先瞅瞅东北那帮兵的本事!

东北军是张作霖的那帮兄弟部队,张作霖掌权东北的时候,可是对军事建设特别上心啊!

1922年,他花了大把银子办了个兵工厂,专门请了三千多名日本的武器专家,还从德国买来了最牛的机器,加上全国各地招揽那些能设计武器的人才。

在这股狠劲儿的加持下,六年不到,东三省的兵工厂瞬间蹿升为全国乃至东亚顶尖的兵器生产大户,枪厂炮厂一箩筐,连军用装甲车都能自己搞定!

每年,那个厂子能搞出来上千把普通步枪、几百挺机枪,还有几百门各种炮,加上万发的炮弹,忙得跟打牌似的!

到了1931年,东北的军队人数可吓死人,足足有40万,其中在东三省站岗的就有20万,武器装备可不是盖的,简直一流!

日本鬼子一到东北,居然把东北军没来得及打包的装备统统收了个遍,简直惊掉人下巴:步枪30万支、子弹500万发、各种炮差不多千门、炮弹50万发,连80多辆坦克和300架飞机也被他们一锅端了!

这些只是被小日本抓走的一小部分,东北军跑路时顺便带走的武器可不少,真是富得流油呀!

不仅如此,东北军在那阵儿可是国内为数不多的陆海空三军都齐活的队伍,海面上漂着21艘各类型的船,天上还有5个飞行小组,军事结构可算是相当靠谱啊!

再瞅瞅咱的敌手,日本那帮关东的军队!

“九一八事变”那会儿,日本关东军有一万五千人,加上五万的朝鲜小兄弟,跟东北军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从兵器比拼来看,虽然日军的玩意儿整体厉害些,但东北军这边人多力量大,硬是能在某种程度上填补一下装备差距!

东北那嘎达的炮仗可不少,要是全都使劲儿打,日军肯定得吓得抖腿儿!

有军事牛人分析说,要是东北军拼尽全力,打趴日本关东军的几率能达到七成,甚至有机会把他们一锅端了!

打仗赢输可没那么简单,光靠人多和器材好是没用的。

那会儿,张学良就像碰上了一堆麻烦的烂事儿,真是让人抓狂啊!

从里边看,东北的军队人多势众,但自从张作霖被干掉后,大家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军心有点散了。

张作霖一走,张学良赶紧接手,东北军里那些个势力都在暗搓搓地搞各种小动作,团结劲儿比以前差得多!

东北的那些军爷们,总被老一套的思想捆住,个个像个闷罐子,指挥起来就跟牛拉车一样,不灵活、不高效。

9月18号晚上,日本鬼子开了个先声夺人的炮仗,但到19号早上,咱东北的军队还在苦苦地执行着“别找麻烦,让事情别变得更糟”的命令(张学良给东北边防军的大佬发了电报,现留在台北的国史馆里),这之间几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就这么浪费掉了。

在战场上风云变幻,只需几个小时,日军就能把兵力凑齐,把地方占领,简直像玩儿快闪一样迅速扩张他们的胜利!

外面的情况也不轻松啊!

那时候,蒋介石喊着“先把家里搞定再出去打人”,专心致志地忙着对付红军,对日本人倒是一副“来了就请喝茶”的态度。

“九一八”之后,蒋介石在南京的国民党大会上明说:“大家得齐心协力,先用道理对付那些强横的家伙,用和平对抗那些蛮不讲理的人,咱们忍着点儿,愤怒藏心里,暂时低头服软,以待国际公正评判。”

他就盯着国际联盟仲裁,想着通过这个能把东北要回来,就是压根儿没打算跟日本拼一把。

张学良虽然在蒋介石手下风光无限,兵权在握,但在那混乱的政治环境里,他想甩掉蒋大帅的控制可真是比登天还难。

那会儿国内真是乱成一锅粥,蒋介石手里只有亲信的黄埔军校能听他的话,西北有个冯玉祥在那横着捣乱,山西的阎锡山根本不搭理他,南方的李宗仁和白崇禧也是各有各的算盘,四川的刘湘和杨森更是搞得热火朝天,而张学良在东北那个份儿就像趴在桌子边上的猫咪,时刻准备逃离。

张学良得琢磨了,假如跟日本鬼子拼个你死我活,万一自己实力受损,国内那些军阀又在打成一团,那他咋保命,咋应对那些军阀和蒋光头呢?

还有个重要的事情,就是打仗之后,吃的穿的必须得赶紧送到!

如果东北的哥们儿死拼到底,前面要是能抢个先,那局势可能就一片大好;一旦打成平手,吃饭的问题可就让人头疼了。

那时候,东北的兄弟们一个人对抗外敌,蒋大帅根本不想全心全意帮忙,国内其他的军阀也各打各的小算盘,没那个心思来搭把手。

没有稳当的给养线,东北的兵哥们即使开局装备顶呱呱、人马齐整,也撑不住打持久战啊。

从军事角度看,东北军要是早些时候把吉林和黑龙江的部队都调到辽宁去对付日军,搞不好在沈阳和长春能小打一下胜仗,把南满铁路稍微抢回来点。这种胜利也就是暂时泡沫,撑不了多久。战争可不是靠几个兵就能打赢的,东北军内部动荡、外面政治麻烦缠身、蒋介石选择不抗争,还有孤立无援的窘境,简直就像给东北军绑了手脚,张学良在面对日军侵略的时候,只好选择躲着走,结果导致了东北的悲惨局面。

这段历史让张学良心头堵得慌,过了好多年,他搞了西安事变,难道不就是想给过去的糟心事找个出口吗?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第二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