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5月之后,气候变暖,山林地带树木的枝叶逐渐茂密起来,更有利于游击队的隐蔽活动,是抗日联军的黄金季节。
经过三个来月的休整,李延平的队伍开始恢复了活力。
基本队伍第一团有所扩大,警卫连也充实起来了。宫显庭的第七团从深山里走了出来,又开始在居民区活动,并和军部保持着较密切的关系。新改编的第三团吴明月的部队也比较活跃。
这时,李延平开始了去宝清县的准备工作,几次和第三军第四师的师长郝贵林和政委金策商讨如何执行这一计划。
李延平还提出请金策同志到第四军军部住一段时间,以代理政治部主任身份进行工作。因为这样可以体现原先吉东特委所指示的要三军第四师帮助第四军开展游击活动的要求。金策和郝贵林两同志欣然同意了李延平的这一要求。同时决定在7月中旬进军宝清县。参加的部队共有:第四军军部、第三团和第七图,第三军第四师,总人数共有400多人。
7月里,这支队伍按原计划出发。从七台河地区去宝清县要走400里路,多是荒山野岭的无人烟地带。没有什么敌猜,部队晓行夜宿。三军四师的四团、四军的第三团和第七团,轮流坦任前卫。这是一次颇为愉快的行军,每日行程约为S0里路,许多地方是没有道路的,有的地方有些道路的痕述:但青草长得很高,说明长时间没有人走过。也经过一些大片的山中平原,看起来 一片都会有几百宙地,“长着淡密的青草。不时地,战士们呼城起来,都跑向一片长着蘑菇的章地抢着拣蘑菇,并高兴地对司务长说今天中午可得美餐一顿了。每天中午,李军长下令体息两个小时,以便大家吃好饭之后还可以打一个吨。晚上吃完饭之后,就会燃起许多堆篝火,战士们每人都要割一抱青草,并把它铺在 篝火的周围,准备躺在草上美美地睡他一夜。自然,宿营地的周圖都是有站岗放哨的,用以防止敌人的夜袭。在吃饱了晚饭之后,战士们坐在篝火旁总是要先唱一阵歌。李延平还告知醬卫连派出几个人到三团和七团教唱革命歌曲,很受他们的欢迎。警卫连的人住得靠军部很近,李延平也常到警卫连和战士一起共同唱歌,他还喜欢在唱完歌之后和战士们聊一阵天,想通过闲聊了解一下战士们的情绪。有的战士对李延平说:咱们一路上肴见那么多大片的平原,要是都种上地,该能打多少粮食呀!你不是说苏联有集体农庄吗?把日本鬼子打出去之后咱们也在这里建立个集体农庄好吗?让你当主席。李延平说:这就是北大荒呀!其实都是良田,只是没有劳动力罢了。至于是不是搞集体农庄,那要看中国自己的情况。有的战士说:我走了这一路,越发地感到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可爱,要不是日本人来侵占,我们该多好呀!李延平说:对日本来说,他对东北这块肥肉是馋得要命的,他要掠夺到手,这就明帝国主义。我们对待日本帝国主义就是要斗条到底,直到把他们全部出去止。至于对北大荒的开发,我们会用从关内移民的办法解决,光一个山东省,就会有100万或200万人移到东来,那时北大荒就会 大不一样了,粮食会堆得比山还高了。
第五天中午,部队已接近了宝清县的兰花顶子,在七沟八梁的山边边,每个小山沟都有少则五六户多则二三十户的人家。我们了解了一下,宝清县的西部、南部和东部都是山区,属完达山系。县的北半部属丘陵地带和少数平原,是三江平原的南端,北与富锦县相连。富锦县是平原主,但也有不少丘陵地带,还有不少属沼泽地。这些都是对游击活动很有利的。现在的集贤县和友谊县都是从富锦县分出去的。
李延平在即将进入居民区时,命令部队停止前进,先隐蔽在山上。尔后派出少数人下去,一是为了侦察情况,二是为了通知居民,告诉他们我们是抗日军队,免得他们惊慌。
当侦察分队已经进入几家农户并过了一阵之后,他们在院外摆动了几下旗子。这时李延平才命令部队前进。尔后部队有秩序地分布在四五个山沟里住下。金策同志这时已经开始在第四军工作了,他在一个较大的院子里召集连政治指导员会议,布置了如何向群众展开宣传工作问题。要求是:一要向群众讲清我们是抗日救国的部队,是专门打日本鬼子的;二是要说明我们的队伍是不准随便拿群众的东西和调戏妇女的,如果群众发现抗日战士有违反纪律的行为,可随时告发;三是要多唱抗日歌曲,这样做第一是为了让群众知道我们是抗日军,土匪部队都是不会唱革命歌曲的;第二我们的歌曲都是群众一听就懂的,是很好的宜传教育工具。开完会
之后,金策又请群众去通知各十家长和百家长来开会,准备向他们讲我们到宝清来的目的,并请他们协助抗日联军解决粮食问题和在农户家的住宿问题。
部队进人各个山沟,的确没有引起群众的不安。群众忙着给部队烧水做饭,屋里有对面炕的就腾出一面给部队住。
饭是很简单的,苞米楂子、黄瓜菜、炒茄子等。那时农村里卫生条件相当差,院子里鸡屎猪屎到处可见,没有纱窗,没有蚊帐。婴儿吊在摇篮里,苍蝇在婴儿的脸上爬来爬去。战士们帮着把苍蝇赶走,但是人一离开,又飞来了,专叮婴儿的眼角和嘴唇,有时还有象蜜蜂一样大小的牛虻飞进来,稍不注意它们就会落在婴儿的身上,把小孩咬出血来。一到傍晚,家家户户都得烧些青草,使之冒烟,为的是驱赶蚊子和小咬。
李延平亲自向各连连长布置警戒勤务,他指示说,这是一个新区,情况不熟,警戒要严密。他告知白天要把岗哨设在附近山包的顶上,负责监视各条通路上车马行人情况;太阳落山之后,就要把岗哨收回,设在住地附近的通路口。
紧张的侦察工作多方面的进行着。第二天李延平和金策、郝贵林等人共同研究情况,认定目前新到达的地区属于宝清县的第七区,是在凉水泉子和双柳河子的山边上。在凉水泉子有一个伪警察署,有四五十名伪警察。在双柳河子有一个伪自卫团。伪警察署比较反动,但一般地不敢轻易进山和抗日军作战。自卫团没有什么战斗力,和宝清县原有的抗日山林队天德部队有秘密的联系,老乡都说自卫团不会打抗羽军的。宝清县城和七星河镇,有伪军三十团部队驻防,由于过去这里没有正式的抗日部队活动,他们也没有和抗日部队打过仗。
至于居民区,在山沟里的人家没有太富裕的,连中等地主都没有,他们无力保卫自己,家中都没有自卫武器。但他们并不害伯土匪的侵扰。东北人把土匪叫做胡子。胡子绑架对象都是大中地主。对于山沟里的穷户人家,顶多是要点粮食吃。因此住在山沟里的人家对土匪并不害怕。从山沟再往外走,就是一片丘陵地带,居民村庄渐渐多起来,二三十户或四五十户人家的村庄比较多,每个村都有两三户地主,他们很重视自卫,家里修上院墙,质量最差的院墻是用树桩修的。买不起步枪的也得买两支洋炮(火药枪)作自卫用。土匪想要到这样的院子里绑架是会遇到抗的。至于较大的地主,一般都修了土围墙,四角有炮台,一般的家中都有四五支杂式步枪,还得有两支大抬杆,即射程较远的火药枪。一般的土匪队伍是颇难进去的。
根据上述这些情况,李延平和郝贵林、金策等人认为可以逐步由山里向山外扩展游击活动。对于拥有自卫武器的地主家,要失通过该屯的百家长告知他们,希望他们对抗日部队采取合作态度。李延平说,估计会有多数地主家出于愛国之心是抱合作态度的,但不排除出现对抗的可能。郝贵林说:因此要维备两手,对于敢于抵抗抗日队伍的地主也应给予惩治。金策说:我赞成你们二位的意见,我们把抗日救国的宣传活动放在前面,尔后在进村之前发出通知,使全村人知晓,争取多数群众采取合作态度。在这之后,在部队进村之时如果遇到地主武装的反抗,就以武力解决。用中国的古话说,这叫先礼而后兵么!
这样的决策在实践中证明是颇为正确的。在作出这样的决定两天之后第四军和第三军的队伍分头利用夜间进人了几个稍大一点的屯子,仅仅遇到少数中等地主家的抵抗。由于部队事先组织了突击队,他们的抵抗很快被摧毁,有几家地主被抗日联军关押起来,并勒令他们交出500—1000元 的罚款。这些事情都在第二天公开向群众作了宣布。
这次行动,引起了凉水泉子和双柳河子两个地区很大的震动,好几个屯子的百家长主动前来求见抗日联军的领导人,申明他们对抗日联军是欢迎的。他们说,哪有中国人不欢迎自己的军队的道理呢?不过他们也解释说:山沟里的人,没有见过世面,也不够开化,有些人对抗日救国这些道理还不太懂,只顾自己的家。对这些人需要开导开导。双柳河子伪自卫团的队长也来求见李延平,声称他的自卫团从来就不愿和抗日队伍作对,说宝请县原来有一支抗日队伍是天德的队伍,天德是比较了解他们的。说自卫团也有时在日本人的逼迫下出来和抗日军打仗,不过他们每次和天德的队伍遇见时,都是只对着天放枪,谁也伤不着谁。李延平赞扬了自卫团的这种态度。
几天以后,部队进一步开展活动,进入凉水泉子周围较大的屯子,而且就住在凉水泉子警察署外面二三里处的屯子。警察署对此没有做出什么反应。不敢出来干扰,我们把它叫做龟缩政策。部队进人了许许多多地主大院之内,这些大院都有土围墙,圈墙的四角还有炮台。
李延平的军部每次到王福岗都要住在老华家。这个大院的主人叫华馨圃,40多岁,留着八字胡,略有文化,对抗日联军的到来表示了真挚地欢迎。他并没有用丰盛的饭菜来招待客人,但态度上热情诚恳,和抗日军亲如一家。
在凉水泉子和王福岗一带,有一些地主大院是独立的院子,它的周围半里地之内没有任何居民,院墙又比较坚固,院内有防卫武器。这些院子,如果他有心抵抗的话,我们是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打进去的。对于这些院子李延平和金策经慎重所究之后,决定以政治攻势主,不轻易动用武力。具体做法是通过百家长向他们作些宣传,试探其态度。
如果他欢迎抗日军进住,当然很好。如果他婉言谢绝,但又答应愿为抗日军提供粮食者,我们就不采取强行进住的办法,避免把事情弄慑。在宝清县境之内,这样的大院曾保留了不少。他们对抗日军的行动,也没有干扰过。到了1937年的5、6月以后,当抗日联军第六军第一师和第五军第二师先后来到了宝清县境内之后,这些地主大院也不得不开门迎接抗日队伍了。
这样,开辟宝请县抗日游击区的活动在1936年中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发动了宝请县地区广大的群众积极参加抗日活动,不少青年农民参军,抗日联军的粮食得到充分的供应。
冬季落雪之后,向山里给部队运送粮食的马爬犁络绎不绝。
第四军在开辟宝清县游击区的同时,还派部分兵力向宝清的北面富锦县地区进行试探话动,并在兴隆地区(现在的友谊县埯)站住了脚根。1936年的秋季,在富锦地区的集贤一带(现在的集贤县)曾有第六军的少数部队活动过,在富锦的别拉音山地区曾有抗联独立师祁致中的队伍活动过。第四军向富锦县开展活动,也是为了能够和上述部队取得联系。
在宝清和富锦县的交界地区七星泡的西南面有一个较大的屯子叫杨荣围子。在杨荣围子的西边是锅盔山。杨荣围子和锅盔山相距较远,约有40里路,中间地形开阔,但是没有人烟,又缺少良好的荫蔽条件。因此第四军从宝清往富锦县去的行军路线颇难选择。若绕道锅盔山脚下路程太远。在杨荣围子屯里有伪自卫队驻守,他们一般不主动出来和抗日联军打仗,但是他也不会轻易让你住在他的屯子里,那样他向日本人也交待不了。在杨荣围子西边3里远的地方,有一个孤立的地主大院老方家。李延平决定争取老方家,如果他对抗日联军采取合作态度,通路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
1936年8月里的一天,下午三四点钟时候,李延平率队来到杨荣围子的西边,并在距离老方家约2里路的地方停留下来,派出副官带两名战士前去做老方家的工作。李延平对陈副官说:“你去时,首先说明来意,说明我们是抗日队伍,从不对老百姓进行抢夺,但我们有时要借用老乡的房子住一下,要用一些粮食,希望他们合作。”陈副官 去后经过半个多钟头就回来了,肚子气得鼓鼓的说:“不行,和他们说什么也不通,还一直骂我们是胡子,还威胁说,如果我们不走他就开枪。”李延平说:“太岂有此理了,看来这家地主是缺少点中国人的味道。不过也罢,我们暂时不理他好了。
但是我们不能不去富锦,还非得经过这里不行。陈副官!你再去一趟,通知这家地主,就说我们将在他的院墙西边路过,向北去,希望他不要干扰,我们双方将会平安无事。”陈副官走后15分钟,当他已抵达方家大院时,李延平命今队伍成一宇队形拉大了距离向北前进,准备向富锦县去,但当队伍正在行进的时候,方家大院开枪了,枪是朝天上打的,但明显是警告队伍不得前进。与此同时,陈副官也飞快地跑回来了,向李延平报告说,和这家地主讲不通,连路过也不让。李延平立即命令队伍卧倒待命。他叫来副官长朱鸿恩商量了一下,朱鸿恩认为对待这样的地主不能太客气,如果我们就此向后转,也太丢人了,也会助长他们的反动气焰,他主张打一下。李延平说:我也主张打,但是对待地主家的院墻,在他已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是不太好打的。这吋警卫连连长也凑上来说:我们不能就这样罢休,大家都憋着一口气,还是打一下吧!李延平思考了半天,最后说:好!
打就打吧!他立即命令队伍散开,曲着身子,沿高粱和玉米地前进。方家大院见势不好,就不断地向队伍打枪。陈副官也指挥着我们的步枪和轻机枪向地主家的院墻角炮台射击。
但是双方都处于视野不良的状态,我方没有良好的地形地物可以利用,火力效果很差。
天很快地黑下来了,枪声稀稀拉拉地响着。月亮又上来了,战士们在高粱地里来来往往,相互间看得比较清楚。由于步机枪的射击没有产生效果,李延平找朱副官长和陈副官再次商量对策。李延平说:因为我们没有炮,对地主家的士院墙构不成什么威胁,我们也没有手榴弹,看来是无法攻破这道院墙的。陈副官说:他侦察了一下,这家地主除了里面一层士院墙外,还有外面的一层用树桩修的院墙,因此是比较难打的,警卫连正在设法向院墻根個匐前进,想用斧头砍断木桩,首先进入外面一道围墙,尔后再设法在里面的士围墙下面挖洞,也许能够打进去。李延平说:现在是地主家已经有了充分的准备,这些办法都难以奏效。说到这时,李延平看了我一恨说:彭秘书!你去把警卫连杨连长找来,你顺着高粱地走,别暴露目标。我说:好!我这就去。我走了一段路,看见了警卫连战士,问了一下杨连长在什么地方。他说就在前边院墙跟前。在我继续往前走时。那个战士喊着说:彭秘书!你不能这样向前走,太暴露目标,你得匍匐前进!就在这时,我突然觉得右腿被什么东西碰了一下,我弯下了腰摸了摸小腿,摸到绑带上有一块破洞。那位战士赶快上来要我卧倒在地上,他说你一定是负伤了,我说:我只觉得好象有人对着我的腿打了一拳,还没有觉 得痛。战士说:刚一负伤是不觉得痛的,一会儿就会痛的。你赶快下去吧!我说:军长还叫杨连长去呢!我得找到杨连长。战士说:这事交给我办好了。你跟我来!说着,他叫我站起来,曲着身子,沿着高梁地走了几步,尔后告诉我:你就这样走,不会暴露目标的,赶快找到军长告诉他你负伤了,杨连长一会儿就会去的。
李延平看见我负了伤,叫我暂时坐在地下休息。一会儿杨连长来了,李延平得知地主家防守得很严密,木桩墙里不断有入向外射击,而且最不利的是墻外面的人看不见里面,墻里面的人看外面却很清楚。我们的人想上去破坏院墙祖是无法上去,太暴露。李延平当即下定决心撤退。并且率领队伍利用夜间进人富锦县境,在下半夜到达了富锦县兴隆区的李金围子。一路上李延平让我骑着他的马,伤口开始疼痛起来。到了李金图子之后,才找到了一个土医生,将伤口做了处理。由于当时缺医少药,我的腿部经过两个多月的治疗才好。
尽管第四军攻打方家大院没有成功,但李延平率领第四军的队伍进人富锦县境内的李金围子却是一个正确的决策。
紧跟着就将抗日游击活动扩展到兴隆镇的西部炭窑沟,老道沟和孟家烧锅一带,并且和抗日联军独立师(到1937年底改编为第十一军)取得了联系,同时还和几支抗日山林队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中最大的一支是刘振国,还有唐青山、老来好等人所率领的队伍,多数骑兵。这支队伍是原东北自卫军李杜手下的一支人马,李杜退到苏联境内时他们留在东北境内,长期出没于桦川县的新城和富锦县的别拉音山地区,原本处于孤立无援状态,李延平率队在崁窑沟与他们会面之后,使这支队伍大为振奋,很快地在1936年的年底就按受了第四军的收编。李延平在经过广泛协商之后,就将上述几支队伍统一整编为第四军的第四师,并任命刘振国为师长。从第四军到达李金围子开始,就着手筹建自己的密营。
经多方面的调查研究之后,决定将密营建立在大叶子沟里。
这里本属宝请县境,但很据山的走向出口是以李金围子和炎窑沟最为方便,实际上是面向富锦县的。
第四军于1936年在宝清和富锦县的活动期间,日伪军曾组织过几次讨伐。那时的讨伐每次出动的政军兵力都不大,最多的有四五百人,每次出动的时间也不长,约一个是期左右。他们每次出动之前,我们多数能得到情报,采用的对策多半是蹲山头,就是白天都隐蔽在山上,尽量不和敌人交火。好几次都是敌人在山下一里左右的道路上经过,他们都没有发现我们。到了晚上,我们再下山找几个屯子住下休息,第二天拂晓前又去蹲山头。这样经过三、四天,敌人找不到目标,也就回去了。也有几次没有得到敌人出动的情报,而是由我们的哨兵发现了敌人的队伍以鸣枪的办法报警后队伍才匆忙抢占山头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要依据山顶来阻止敌人的前进之后,再有秩序地撇退,有时也会有些小的伤亡,但多数可以利用山和树林的掩护安全转移。1937年春节之后,驻宝清县的伪军三十团曾奉命向大叶子沟第四军的密营进攻,敌人沿七星泡、杨荣围子、李金围子向大叶子沟前进。而这时,李延平正带着队伍在炭窑沟一带活动,密营里只留了30多人。李金围子的百家长李才得知情况后,派人星夜到大叶子沟给第四军报信。在密营里留守的黄玉清主任一面派人去和李延平联系,一面把密营里的重要东西掩埋起来,而后带着全部30多人到距密营10里路的通往山外的通路旁,利用一个山岗来阻击敌人。当敌人于上午9时沿道路向第四军的密营前进时,突然遭到了一阵密集的步枪射击,有十几个人伤亡,同时队形大乱。当过了半个钟头之后,敌人重新调整好了自己的队伍,准备向黄玉清所占据的山头进攻时,黄玉清已经带领自己的队伍安全转移了。这时伪军主张就此罢休,但督战的日本军官坚持要继续向抗日军的密营前进。不得已,伪军三十团只好小心翼翼地沿着道路前进,在中午的时刻到达了密营。但是密营中空无一人,而且.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作为胜利品拿走。一气之下,只有将密营的房子烧掉了。但是实际上他们只烧掉一所房子,再往里面走还有四五所房子,虽说也都空无一人,他们都没有敢再前进了?其原因之一是恐怕停留时间长了遭受意外的袭击,之二是借此已经可以报功说将抗日军的密营全部捣毁了,已完成了“讨伐”任务。
1936年底,李延平口授由我整理给吉东特委的工作报告,主要写了以下内容:第四军在今年春季遭受过一次较大的损失之后,经过两个多月的休整已经恢复了元气,从秋季开始的开辟宝清县新游击区的工作有重大进展,已经在观柳河子和凉水泉子地区站稳了脚根,并且扩展到富锦县的兴隆地区。在富锦县境内已经和抗联第六军以及独立师取得了联系,并收编了刘振国的队伍,壮大了第四军的队伍。至于原计划中要和原第四军第二师(饶河游击队)会唔之事,因得知该师已扩编为抗日联军第七军,并且新的军长陈菜久已到任之故,第四军军部已不必再去饶河和他们会唔。在第三军第四师由宝清去饶河之时,曾委托郝贵林师长给第七军带去一封热情洋溢的祝贺信,以表示我们的支持。
这个报告是用复写办法写的,那时可以买到一种叫“拍纸薄”的信笺式的本子,是一张薄纸配一张厚纸装订起来专供复写用的。写完后,厚纸留作底稿,薄纸作为报告,由专门的交通员负责送走。因为路途较远,交通员又是独自一人行走,为了不使报告遗失又不会被敌人在盘查时搜出,交通员要先把一张张报告捻成纸条,尔后再夹在麻坯中间搓成麻绳,当作乌拉带使用,这样就万无一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