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讲,当我看到前中卫马里乌斯·巴丘对克拉约瓦大学后防的批评时,那感觉有点像回到了我刚入行那会儿,大家在训练场边拿着笔电争得面红耳赤的样子。巴丘这个人,说话向来是直来直去的,这次他直接把矛头指向了弗拉基米尔·斯克雷丘,一个才25岁的年轻中卫,说他是克拉约瓦大学2-2战平布加勒斯特迪纳摩比赛中两个失球的罪魁祸首。一场平局,两粒失球,巴丘的观点很明确:斯克雷丘犯的错太多了。
你看第一个球,穆西打进的。巴丘说了,斯克雷丘的位置完全跑偏了,根本没有守在近门柱。一个中卫,特别是在禁区内防守定位球或者边路传中时,近门柱那片区域简直就是生命线。你不在那儿,那儿就成了对手可以利用的巨大空当。巴丘批评说:“斯克雷丘既不在近门柱,也不在任何地方。”这句话,听着有点不留情面,但确实指出了防守站位上的严重失职。三名中卫站在一起,结果近门柱空了,这已经不是个人失误,是整体组织出了问题,但作为直接负责区域的球员,斯克雷丘的责任跑不掉。老巴丘很清楚,米雷尔(穆雷桑)能察觉到这一点,并安排战术,说明这个防守漏洞不是偶然。
再说说第二个球,那个让克拉约瓦球迷心碎的进球。当时防线站得好好的,五个人一条线,位置很规范,这是关键。但斯克雷丘干了什么?他贸然地冲出去了,试图去拦截阿姆斯特朗。巴丘认为,他当时应该保持阵型,留在原位,让另一名中卫去处理那次拦截。中卫防守,特别是阵型已经摆好的时候,最忌讳的就是这种无谓的“破坏性”前插。你一动,整条防线就被撕开了一个口子,而且是在比赛的第90分钟!这个时间点,防守纪律比什么都重要,绝对不应该去冒险。这种瞬间的决策失误,往往就是职业足球里最昂贵的代价。我记得有一次,我跟一位老教练聊起年轻球员的决策力,他说,技术可以练,但经验和对比赛局面的判断,那是真得拿时间去熬。斯克雷丘这次的选择,确实是缺乏大局观的体现。
巴丘甚至还提到了卡拉莫科第81分钟的头球机会,尽管那个球没进,但他依然把矛头指向了斯克雷丘和巴代利,说斯克雷丘要负更大的责任。他的原话是:“你是中卫,为什么(不跟着球的轨迹走)?对我来说,斯克雷丘和巴代利都有责任,但斯克雷丘更多。”这话很重,但作为资深记者,我看过太多年轻中卫在成长的过程中犯下类似的错误。他们往往有身体、有速度,可就是在阅读比赛、控制节奏和站位上差了那么一把火。
斯克雷丘毕竟还年轻,但身披克拉约瓦大学这样的球队的球衣,他犯的错就得被放大。他的情况,让我想起了当年另一个潜力中卫的转会,技术特点很突出,但就是防守意识老是慢半拍,结果呢,换了好几家球队也没能真正站稳脚跟。天赋和身体条件是一回事,但中卫这个位置,纪律性、冷静和预判才是决定你能走多远的核心要素。你不能指望每一次都靠门将救火,也不能总指望你的搭档能帮你补位。
说实话,巴丘这番话,听起来是批评,但对斯克雷丘而言,这未尝不是一个警醒。一个专业的点评,有时候比十场训练赛都有用。他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把这些话听进去,真正理解一个中卫的防守职责和阵型保持的重要性。因为在顶级联赛里,任何一个错位,都会被对手无情地惩罚,而他这次,已经交了双份的学费。
最后,我得说句老实话,看到现在的很多年轻球员,虽然身体素质出色,但在关键的防守站位、尤其是定位球防守上,总感觉少了那么点“狠劲”和经验。斯克雷丘这次的失误,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更是心态层面的,90分钟的比赛,你连“不犯错”都做不到,那怎么能说自己是合格的后防中坚呢?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