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和普京的会面地点选在阿拉斯加,让所有预测机构大跌眼镜。 此前英国媒体列出的七个热门选址,阿联酋、沙特、卡塔尔、土耳其、芬兰、瑞士甚至俄罗斯本土,全被推翻。 阿拉斯加虽是美国的第49个州,却曾是俄罗斯的殖民地,1867年沙皇以720万美元的价格将它卖给美国,这笔交易当年被嘲笑为“苏厄德的蠢货”,如今却成了美俄关系的隐喻。 特朗普选择这里,既给足了美国面子(毕竟在本土),又用历史纽带安抚普京:白令海峡对岸88公里就是俄罗斯领土,这暗示双方仍有“领土交易”的默契。 如果选在华盛顿或纽约,普京恐怕根本不会踏足。
普京原本更属意阿联酋。 7日阿联酋总统访俄时,他公开称赞阿联酋是“合适的谈判地点”,但特朗普坚持把主场设在美国。 俄总统助理乌沙科夫透露,阿拉斯加会谈后,普京已邀请特朗普赴俄罗斯进行下一轮会晤,显然,普京把阿拉斯加当作撬开西方外交封锁的支点。
普京的开价始终未变:乌克兰必须完全放弃乌东四州,卢甘斯克、顿涅茨克、赫尔松和扎波罗热。 这四地总面积10.86万平方公里,占乌克兰国土60.37万平方公里的18%。 目前俄军已控制卢甘斯克近100%,其余三州70%-80%。 若接受此条件,乌克兰将失去五分之一的疆域。
泽连斯基的应对策略充满矛盾。 4月,美媒爆料他同意“变相割地”:默认俄罗斯对20%争议领土的“事实控制”,但拒绝法律承认其归属权。 当时美国务院罕见为普京“点赞”,白宫以为突破在即。 可到了8月,泽连斯基态度突变。 9日他连发数条推文,援引乌克兰宪法强调:“我们不会把土地送给占领者! ”同日与英法领导人通话时,他痛斥俄方“用乌克兰领土换和平”的逻辑危险且不现实。这种反复与乌克兰的生存困境直接相关。 4月美乌矿产协议谈判中,美国要求获得乌克兰未来矿产收益的50%,泽连斯基迟迟不签字;当特朗普威胁“切断援助”时,他才以领土让步为筹码周旋。 如今矿产协议仍卡在法律层面,而俄军在前线持续推进,他的回旋余地更小了。
9日一天内,泽连斯基密集联系英国首相斯塔默、法国总统马克龙、丹麦和爱沙尼亚领导人。 核心诉求就一条:欧洲必须参与谈判,抵制美俄“私下分赃”。 他特别向斯塔默强调,任何和平方案都需“欧洲共同安全架构”背书,这是要把水搅浑,避免独自面对美俄压力。
特朗普对斡旋俄乌早已不耐烦。 8日他公开提到“俄乌可交换一些领土”,被泽连斯基立刻回怼。 此前他设下8月8日为停火最后期限,到期后却未如威胁般制裁俄罗斯,反宣布与普京会晤。 白宫官员透露,他真正目标是诺贝尔和平奖和国内选举筹码,为此甚至考虑承认克里米亚属俄,但这一条被泽连斯基坚决拒绝。
普京的让步仅限于战术层面。 他不再强求乌克兰完全放弃赫尔松和扎波罗热,仅要求乌军撤出顿巴斯(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 俄央行数据显示,7月国内支付额跌至2020年6月以来最低,军费已占GDP的12%。 阿拉斯加会晤是他打破国际孤立的跳板:若能促成停火,西方制裁可能松动;若失败,俄军仍有能力继续消耗战。
15日的阿拉斯加会谈只安排美俄双边参与,欧洲和乌克兰均被排除。 特朗普提议后续举行美俄乌三方峰会,但泽连斯基坚持拉欧洲“入群”。 普京则更干脆:他已邀请特朗普访俄,暗示未来谈判应由两国垄断话语权。
乌克兰的领土红线面临直接冲击。 俄方最新停火方案要求国际社会承认其对顿巴斯的主权,作为交换,俄军将停止当前战线推进,但这等于让乌克兰永久丧失18%国土。 泽连斯基的抵抗资本来自欧洲:法国和德国正推动“对等领土交换”方案(例如俄军退出哈尔科夫州),但莫斯科置之不理。
8月9日,普京与哈萨克斯坦总统通话时,特意通报了美俄谈判进展。 托卡耶夫回应“支持和平努力”,中亚国家的谨慎观望,折射出这场博弈的残酷本质:小国的命运,仍由大国在远离战场的会议室里裁定。#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