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的闹钟把李强从梦中拽醒,他揉着酸痛的胳膊,昨晚那场篮球赛打得实在够呛。
这个三十岁的老将站在体重秤上叹了口气,数字比去年整整多了八斤。
早餐桌上放着半冷的包子,他突然想起队友老张昨天神神秘秘推荐的小米豆浆。
老张是队里有名的养生达人,三十五岁还能在场上跑满全场。
那天训练结束他凑过来:"强子,你这状态不行啊,早上就啃冷包子?试试俺媳妇做的那个小米豆浆,保准让你中午都不带饿的。"李强当时嗤之以鼻,这会儿闻着厨房飘来的包子油味,鬼使神差翻出了豆浆机。
这小米还真有点门道。黄豆泡了一宿涨得圆滚滚的,配上金灿灿的小米,活像篮球场上那对黄金搭档。破壁机轰隆作响时,李强琢磨着老张那句话:"这玩意儿比蛋白粉实在,老祖宗传下来的方子能差?"豆浆冒着热气倒入碗里,表面浮着层米油,稠糊糊的样子让他想起小时候奶奶熬的米汤。
第一口下肚,胃里就像裹了层棉被。说来也怪,平常喝纯豆浆总感觉凉飕飕的,加了小米竟然温温热热。李强一口气喝完,咂摸着嘴里的余味,突然发现这玩意儿比便利店卖的那些个功能饮料强多了。那天上午的训练课,他破天荒没到十点就找零食充饥。
后来李强把方子改良了。有次加了两颗红枣,甜丝丝的滋味让他想起夺冠那年啦啦队送的庆功蛋糕。核桃版本的更带劲,打完比赛来一杯,脑袋都不带发蒙。最绝的是南瓜口味,金黄色的豆浆盛在杯子里,活像捧着个迷你冠军奖杯。
队里的小年轻们起初笑话他:"强哥这是要改行当营养师啊?"结果有天早训,五六个小伙子闻着香味凑过来,愣是把李强的豆浆分了个精光。现在更衣室里常备着黄豆和小米,教练都打趣说球队改开豆浆铺了。
老张说得没错,这玩意儿确实抗饿。李强发现自从改喝豆浆,中午饭量都小了。体重秤上的数字慢慢往回走,上场时间反而增加了。有回市里打表演赛,对方那个一米九的中锋喘得跟风箱似的,他还能满场飞奔,赛后把记者都看乐了:"李老师这是吃了什么灵丹妙药?"
其实哪有什么秘诀,不过是把老祖宗的智慧翻出来晒晒。现在每次打完比赛,李强总爱端着保温杯坐在场边慢悠悠地喝。有回被粉丝拍下来发网上,配文是"老将的养生之道",结果评论区炸出一堆职业球员,纷纷晒出自己的豆浆配方。
说来好笑,现在队里的战术讨论会经常变成豆浆品鉴会。教练拿着战术板一脸无奈:"你们这帮小子,讨论豆浆比讨论战术还来劲。"结果第二天就被人看见偷偷往办公室拎了袋小米。豆浆香气飘满整个训练基地的时候,保洁阿姨都开玩笑说要改行当豆浆西施。
李强最近在研究新配方,琢磨着能不能加点儿黑豆。他算是明白了,打球和过日子都是一个理儿——再好的技术也得有副好身板撑着。那些花花绿绿的营养品终究敌不过一把黄豆一把米,就像再炫酷的招式都比不上扎实的基本功。
决赛那天早上,全队人手一杯热豆浆。颁奖台上金光闪闪的奖杯旁边,摆着李强那个磨得发亮的保温杯。记者追着问夺冠秘诀,队长笑着指指杯子:"这可是咱们的核武器。"后来体育频道做专题报道,还给那款豆浆起了个名儿叫"冠军特饮"。
现在每次路过小区广场,李强总能看到打太极拳的大爷们人手一杯豆浆。有回听见俩老头争论该加核桃还是加枸杞,他躲在旁边直乐。这场景比任何广告都有说服力——好东西自己会说话,用不着吹得天花乱坠。
球场上新来的小后卫最近总往李强更衣室溜达,眼睛老往他柜子上瞟。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小子哪是来请教球技,分明是惦记那壶豆浆。李强也不点破,有天训练结束故意"忘"了带走保温杯。第二天就看见小徒弟鬼鬼祟祟往自己柜子里塞了袋上等黄豆。
本文就是要把正能量给传递出去,把社会的主流旋律给弘扬起来,可没带一点不良的引导哦。要是有侵权的情况,就赶紧联系我们,我们会立马进行改正或者删掉相关内容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