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的终场哨声一落地,我还没来得及咽下嘴里的瓜子,群聊已经炸成了锅。有人懊恼得直跺脚,有人冷笑着说“又是无锡style”,还有人现场发起了投票:“你觉得无锡能不能进前六?”我盯着手机,突然有点想乐:这支队真是自带戏剧张力,哪怕比赛结束了,讨论却一直没消停。
其实说起无锡,得从那些让人抓狂的细节聊起。七场比赛,进了7球,丢了6球,这数据摆在那儿,像极了你家冰箱里躺了一周的半瓶可乐——不冷也不热。你以为他们是攻防俱佳?仔细一扒拉,其实每一场都像走钢丝。踢苏州那会儿,气氛剑拔弩张,前锋硬是把对方后卫搞得直冒冷汗。全场最燃的一幕是教练在场边一边比划战术,一边冲着替补席大喊,仿佛下一秒就要冲进场子里自己上脚。
可你要是看他们踢排名靠后的队,气质立刻变了。前锋推着球晃来晃去,像在菜市场挑豆角。场面一度安静到能听见现场观众撕瓜子的声音。球迷们忍不住吐槽:这比赛踢得,是不是怕踢疼了对方?有场比赛,主力前锋在门前晃了三下,最后一脚居然把球踢到了广告牌上。角落里有小孩乐得直拍手,大人们一边笑一边摇头,说这种球都能踢飞,怕不是昨晚没睡好。
无锡到底是什么路数?遇强不怂,遇弱反而发怵。说是心理阴影也不至于,更多像是一种集体“迷糊症”。你看看这群平均年龄不到26的小伙子,训练时个个是拼命三郎,比赛一上场就容易“上头”。踢强队,场上气氛紧绷得像拉满的弦,能冲能抢,防守铁桶阵,反击上头一脚。踢弱队却像突然被放松了警惕,节奏慢半拍,大家的脚下活都变得温吞水。
其实这种气质和无锡这座城市倒真有几分神似。经济水平不算顶流,文化氛围却一直很有韧劲。没谁指望他们突然翻身成“王者”,但也没人真敢小看他们。每年三四线城市幸福感调查,无锡总能悄悄地混进前几。球队也是一样,混迹在十三太保的中游,不声不响就把前几场的强队全顶住了。
有人说主帅太保守,打死不冒险,死磕一个平局。说实话,这种说法我也不是没听过。可你真以为现代足球只靠进攻能赢?看看曼联和利物浦近两年互啄的那些场面,防线稳如老狗,进攻端再爆发一下,照样能赢个大场面。无锡目前7场比赛净胜球+1,进攻不华丽,防守却是稳中带狠,像极了小时候考试那个分数不上不下的同桌,关键时刻总能翻点新花样。
翻翻数据,7个进球里有4个来自反击,3个是定位球。这说明啥?战术层面主打实用主义,场上没那么多花活,能进一个算一个。防守端丢球数联盟靠后,门将那场对淮安的比赛扑救五连发,直接把对方前锋气到摔水瓶。你要说他们拼命吗?那是真拼。可一到需要打开局面的场合,进攻套路又有点单一,容易被摸透。
无锡遇强不弱,这事可不是今年才有苗头。去年打苏州,90分钟全队只给对方留下两次射门机会,最后一脚还被门将用脚尖捅了出去。场边解说员差点喊破音:“无锡这防线,够写进教科书了!”可转天踢排名垫底的对手,前场传球像在扔骰子,谁都不敢保证下一个球能进哪。球场气氛,从剑拔弩张到佛系遛弯,就差没直接下场摆龙门阵。
这种落差,球迷吐槽归吐槽,教练组其实也明白。训练场上队内对抗强度拉满,主教练经常半夜还在研究录像,琢磨怎么破密集防守。可到了比赛场,年轻球员心理波动大,遇到强队容易激发斗志,碰到弱旅反而压力大。这点跟NBA新秀赛季差不多,谁的青春不迷茫呢?
网上的声音一直没停过。有人怀疑无锡能不能进前六,说他们靠玄学混分,早晚被拆穿。也有人觉得只要防线保持,进攻端多点变化,爆个冷门没啥难的。说到底,足球这个东西,永远没剧本。像去年的阿根廷、恒大逆转,都没人能提前写好结局。无锡能不能逆袭,谁说得准?要我说,比赛还多着呢,别着急下结论。
说着说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下班点。手机屏幕还在闪烁,群里有人已经开始预测下场比分。你要问我怎么看?我只说一句,无锡这队,踢球像谜语,猜不透也解不开。下场还能不能爆冷?谁知道呢,反正评论区先留个位,等你来吵一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