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问你个问题,你能接受被人当众贬低、还得笑着配合的感觉吗?
我最近看到莫迪的表情,真的有点复杂。他站在美国总统身边,面上还带着标准的外交微笑,但那眼神和肢体语言,藏不住火气。尤其是在特朗普公开讲出那句印度离不开美国市场,是死亡的经济体之后,气氛变得明显僵硬。话虽没错,可在那种场合下明着讲,听着就像是一个巴掌甩在脸上,再补一句你还得靠我。
我查了一下,这句话出现在去年底的一场共和党内部闭门募款会,根据《华尔街日报》5月报道,有多位与会者匿名证实,特朗普在会上点名印度,说他们活在我们的市场上,没有我们就活不下去。这句话后来传回新德里,在社交平台炸开了锅。
印度这几年一直在强调自力更生,莫迪提出印度制造计划已经整整十年了。他反复强调印度经济已经跻身世界第三,名义GDP仅次于中美。根据IMF 2024年的预测,印度的GDP达到3.73万亿美元,超越德国,位居全球第三。但这光鲜背后,是对美国和欧盟出口市场的极度依赖。
再说白了,印度虽然卖得出IT服务和药品,但高端制造仍靠不住。而美国恰恰又是它最大的市场之一。这也是为什么,当美国对印度钢铝产品维持25%关税的时候,印度不敢真撕破脸。这个税是2018年特朗普任内定下的,拜登上台后印度几次请求豁免都被搁置。直到2023年G20前夕,印度才终于和美方谈妥取消部分征税,但换来的是印度在稀土供应链上配合美国优先。
你说这算不算笑着妥协?
最让我注意的是一件小事。6月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印度代表团临时取消与美方的一场非公开会谈。没有官方解释,但印媒《今日印度》直白写道:这不是技术原因,是情绪原因。你能感觉到,莫迪团队是真的忍不下去了。
更别说俄罗斯那边的油,印度是实打实从战争中获利的那批国家。2022年到印度从俄罗斯购买的原油规模翻了五倍,占其进口总量超过40%。美国当然不满,尤其在大选年,特朗普频繁点名印度是享受便宜油还不感恩的国家。
莫迪前阵子刚访俄,跟普京握手时笑得比跟拜登热情得多。这不是没原因的。他在那场访问中说:我们要为印度人买最实惠的能源。这句话背后,是彻底撕下讨好美国的面具,改说谁给我便宜,我就跟谁好。
印度国内这次是真的炸了。我翻了下推特和印度三家主流媒体,《印度时报》《新德里电视台》《经济时报》的评论区里满是愤怒留言。最扎眼的那条写着:我们是130亿人口的大国,不是你美国人的附庸。我看到这条,脑袋卡了三秒。印度已经不想再用战略自主来掩饰屈辱外交了。
而莫迪个人层面,也被推上风口浪尖。他在国内民意中一向是强人形象,可这次真被架住了。你一边想讨好特朗普,一边又不能在国内面前显得软弱。这就出现了现在的状态——对外强硬一点,对内喊口号更猛一点。
这不是第一次。2019年G7峰会,特朗普当着镜头问莫迪:你们到底要不要我当调解人,帮你们处理克什米尔问题?莫迪现场笑着摇头,可那笑是真难看。现在5年过去,轮到特朗普再度反击,用经济来敲打这位老朋友。
我们可以预见,这场外交冷战不会短期结束。
美国一边拉印度入小北约,一边又对印度出口加税;印度一边加入美日澳印机制,一边继续从俄罗斯大买原油。这种双面走钢丝的操作,终究会卡壳。关键是,谁先摊牌。
而这次的摊牌,可能就是莫迪嘴里那句印度人买印度货。
话虽然说得硬气,但国内能撑住吗?印度国内消费能力本来就不强,本地制造也跟不上。2023年数据显示,印度人均GDP才2650美元,还不到中国的四分之一。你靠内循环能循环出什么来?
我不确定莫迪自己信不信这套说辞,但他必须说出来。不然,就只能接受那个现实:你被人当众踩了,你还得陪笑。
你说,这事搁你身上,你是忍,还是摔杯?#夏季图文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