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中的“荧光绿” 眉山公安交警昼夜奋战守护城市“生命线”

哎呀,说起这眉山七月初的暴雨,可真是让人记忆犹新啊。

那几天,天气预报就说有大雨,可谁也没想到,这雨下得是那么急,那么猛,简直就像老天爷把水桶直接往下倒似的。

特别是七月四号深夜到五号凌晨那会儿,真是吓人,听新闻说,局部地方一个小时下的雨量,都超过了100毫米了,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数字,你想想看,平时下个小雨,地上都湿漉漉的,这100多毫米,那不就是直接把马路变成河了吗?

当时,眉山城里好些地方都积水了,交通也跟着受影响。

你像东坡区的洞子口,还有一环西路金象大道那边,甚至连甘眉工业园的部分路段,积水都深达30厘米了。

30厘米什么概念?

差不多就是你小腿的一半高了,普通的小轿车开进去,搞不好排气管都要进水熄火了。

这还不算完,更让人心烦的是,一环西路、寻江路、眉州大道体育馆外面这些平时车来车往的主干道上,好几棵大树,平时看着那么粗壮,那么稳当,结果都被大风大雨给刮倒了,横七竖八地倒在马路上,把车道堵得严严实实的,车根本就过不去。

你说这要是第二天一大早要上班的人,或者有啥急事要出门的,可咋办?

真是让人捏一把汗。

不过,就在大家都焦急万分的时候,咱们眉山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的人可没闲着,他们是闻着“汛”味儿就动起来了。

新闻里说,他们当时就启动了应对恶劣天气的最高等级应急预案。

你可能觉得,交警不就是平时在路口指挥指挥交通,处理处理事故的吗?

这种大暴雨,他们能有啥大用?

那你就想错了。

当晚,交警支队的指挥中心那是灯火通明,一晚上都没熄灯,一直在调度指挥。

300多名交警,根本顾不上外面雨下得多大,多急,一个个都穿着那身“荧光绿”的雨衣,就往暴雨里冲,往一线赶。

你想想看,外面下着瓢泼大雨,黑灯瞎火的,他们穿着那身亮眼的“荧光绿”,在雨夜里逆着水流往前走,那画面,真是让人看着都觉得心里踏实。

就像新闻里说的,他们就像一道道坚固的堤坝,在风雨中守护着咱们这座城市。

面对那些倒在路上的大树,还有那些深得没法走的积水路段,这些交警可没光靠人力硬扛。

新闻里说了,他们采取的是“机械加人力”双管齐下的办法。

你听听,这听起来是不是有点像打仗?

就说那倒下的树吧,那么大,那么粗,平时没个专业工具根本挪不动。

可当时,交警们可没等着专业的人来,他们直接就用上了电锯,“轰隆隆”地把树干给切割开。

这边电锯在响,那边警员们就直接上手,徒手搬运那些断掉的树枝。

你想想,那会儿的地上,肯定都是泥水、雨水,他们身上穿的衣服,肯定早就被雨水、汗水和泥水给浸透了。

可他们顾不上这些,就想着赶紧把路给清出来。

结果你猜怎么着?

新闻里说,短短两个小时,东坡区所有那些被堵住的路段,竟然就“奇迹般地恢复通行”了!

两个小时啊,这速度,真是让人不得不竖大拇指,这背后得付出多少努力,流多少汗水,甚至冒多大危险啊。

除了清树,路上的积水也是个大麻烦。

水排不下去,车就走不了。

交警们可没光顾着自己忙活,他们还跟市政部门的人紧密合作,一起干。

他们组成了12支抢险小队,在主城区40多个被堵住的排水口,打响了清淤的“攻坚战”。

他们手里拿着什么?

铁钩、撬棍!

就用这些看着不起眼的工具,使劲儿地去疏通那些被各种杂物堵塞的下水管道,让路上的积水赶紧退下去。

他们就像是城市的“医生”,把城市里那些被堵住的“血管”一点点地疏通开,让城市的“血液”重新流畅起来。

还有啊,在彭山城区的建设路、学院南路这些地方,积水更深,都超过40厘米了,好多车开着开着就熄火了,动都动不了,停在水里,那可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

这时候,交警们可不光是指挥交通了,他们还得充当“救援队”。

他们很果断地采取了“远端分流加近端管控”的办法,说白了,就是在远一点的地方就告诉司机,前面水太深了,别走了,绕道吧。

他们还设置了5块LED警示屏和反光锥桶,把危险区域给隔离开来。

更让人佩服的是,他们还紧急调来了拖车,一下子就成功转移了35辆在积水里熄火的受困车辆。

35辆车啊,你想想,要是这些车都停在路上,那得把交通堵成啥样?

他们的及时救援,真是帮了大忙了。

除了在外面冲锋陷阵,交警支队的交通指挥中心也没闲着。

他们通过眉山交通音乐广播、官方微博还有导航平台,不停地发布最新的路况信息和绕行指引。

这就像是在暴雨中,给咱们市民指明方向,点亮了一盏盏“安全灯塔”。

这样一来,大家就能及时知道哪里能走,哪里不能走,怎么绕路更安全,避免了很多人盲目出行,陷入困境。

这说明啊,咱们现在城市管理,可不光是靠人力,还用上了高科技,更方便,更管用。

看了这些,你可能还会问,他们到底忙活了多久,效果怎么样?

新闻里用数据说话,可真是让人眼前一亮。

这次抢险,全市总共投入了80台次的各种设备,这说明他们救援的时候,可不是光靠人手,还充分利用了各种机械工具,大大提高了效率。

他们高效率地处理了17处倒伏的树木。

你想想,每倒一棵树,就可能堵住一条路,处理了17处,就相当于把17个“交通堵点”给疏通了。

还修复了6处信号灯故障。

信号灯就像交通的眼睛,没有信号灯,交通秩序就会乱套,修复了信号灯,就保证了关键路口的交通顺畅和安全。

一直到新闻发出来的时候,除了洪雅县S215省道固力商砼路段因为积水还没完全退下去,还在封闭管控之外,眉山其他地方的道路通行秩序已经基本上恢复正常了。

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眉山这座城市,从被暴雨搞得一团糟,迅速地恢复了生机和活力!

这背后,真的是无数“荧光绿”的默默付出和坚守。

所以说啊,这次眉山暴雨中那些身穿“荧光绿”的交警们,他们可不仅仅是穿了一身亮眼的衣服,他们更是希望的象征,是守护的象征,是让人安心的象征。

他们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不管外面风雨有多大,总有那么一群人在默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城市,守护着我们的生活。

就像新闻里最后说的那句话:“每一次积水退去后畅通的车流,都无声诉说着守护者平凡身躯中蕴含的非凡力量。”这些平凡的英雄,用自己的肩膀扛起了城市的“生命线”,这种精神,真是让人打心底里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