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出威胁,扬言普京若攻乌将轰炸莫斯科,中方再谈乌危机

据红星新闻消息,2025年7月初,一则录音搅动了全球外交的暗流——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披露,美国总统特朗普曾在2024年一场私人募捐晚宴上夸耀自己如何“威慑”对手:他告诉普京,“若俄军踏入乌克兰,美军将把莫斯科炸成废墟””。

这番末日式威胁被特朗普包装成“别无选择”的强硬姿态,然而现实却狠狠扇了他一记耳光。录音中普京的回应耐人寻味:“我不信。”轻描淡写四个字,如同拆穿街头混混虚张声势的把戏。当特朗普今年初重返白宫、削减对乌军援后,俄军反而在乌东战场加速推进,兵锋直指基辅。被激怒的特朗普只能在镁光灯下破口大骂,活脱脱一场“无能狂怒”的滑稽表演。

外交恐吓的荒诞剧背后,是赤裸裸的算计逻辑:在富豪云集的晚宴上,特朗普的真正听众并非普京,而是眼前挥舞支票的金主。他将俄乌战火归咎于拜登政府,暗示自己掌权便可只手遮天化解危机。这种将核大国博弈降格为竞选筹码的操作,让五角大楼的将领们倒吸凉气。

特朗普(资料图)

中方的反应更显高下之别。中国并未陷入口水战漩涡。2025年7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再次阐明立场:“中国不是乌克兰问题的当事方,但劝和促谈的立场一以贯之。”这并非外交辞令的敷衍。两年多来,从穿梭斡旋到推动人道走廊,中方始终是危机中罕见的稳定锚点。当美国领导人将毁灭性威胁当作吹嘘资本时,北京的选择是搭建对话桥梁——二者格局之差,判若云泥。

这场闹剧折射出美国政治更深层的痼疾:国力鼎盛时未能孕育真正的战略家,却在衰退周期迎来迷信“实力语言”的投机者。从克林顿到特朗普,美国政府国债规模从4万亿美元飙破35万亿,国家机器在战争与恐吓的惯性中沉沦。当领导人把核大国的狠话当作街头混混的逞凶斗狠,国家信誉便成了最先崩塌的支柱。

特朗普(资料图)

特朗普在2024年竞选总统期间多次放话当选后“24小时内解决俄乌冲突”。

进入2025年,特朗普就职总统后迅速推动,美俄关系突然解冻。他还试图推进俄罗斯重返国际市场。这也使得此前告一段落的特朗普“通俄门”热议重燃。

但与贸易伙伴的关税谈判一样,特朗普近期不得不承认,俄乌冲突的现实同样充满复杂性,并不是他想象的那么简单。

特朗普和普京的最后一次通电话是在今年7月3日。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告诉记者,这通电话让他很失望,他对普京“很不满意”,对方承诺过很多,态度一直非常好,但结果毫无意义。

特朗普(资料图)

乌克兰的土地在燃烧,而和平的机会仍在灰烬中闪烁。中方的“劝和促谈”不是漂亮话,而是血与火中淬炼的清醒认知。当特朗普的威胁录音沦为国际笑谈,当普京的坦克碾过警示红线,真正为危机付出代价的是第聂伯河畔的平民。

大国博弈的棋盘上,最可悲的不是旗鼓相当的较量,而是有人把灭世武器当作竞选道具,让核按钮沦为真人秀的廉价剧本。当“轰炸莫斯科”的狂言从一国总统口中说出,人类的共同安全已在悬崖边摇摇欲坠。

历史终将证明:和平不需要虚张声势的恫吓,只需要一群真正敬畏文明、尊重生命的掌舵者。那些在募捐晚宴上博取掌声的核威胁,不过是帝国黄昏里最刺耳的一曲挽歌。#图文作者回归激励计划#